重要文学常识
作者
鲁迅
周树人
生活经历
生于绍兴书香门第-百草园玩耍-三味书屋学习-父亲病故-南京学洋务-四处任教、不断写文
作品
体裁
回忆性散文
主要内容
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标题含义
表面:早晨盛放的花晚上才拾起
实际:旧事物的回忆与批判
过去的事情,今天来回忆,来娓娓道来
有温暖回忆,也有理性批判
成长经历
《阿长与〈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藤野先生》
《父亲的病》
生于绍兴书香门第-百草园玩耍-三味书屋学习-父亲病故-南京学洋务-四处任教、不断写文
重要事件
五猖会前背《鉴略》
本来期待的五猖会变得索然无味
表达封建教育使得儿童天性被限制的无奈、愤怒、不羁
隐鼠事件
对害死隐鼠的阿长感到愤恨
阿长买《山海经》
让“我”对阿长的看法发生转变
抒发的我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寿镜吾先生不解答“怪哉”虫事件
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故事
‘我“学捕鸟,乐趣无穷
封建教育模式对儿童天性、身心发展的摧残
父亲病逝
在父亲临死前听信衍太太,在床边痛哭大喊大叫
封建礼教给鲁迅带来一辈子的遗憾
弃医从文
在日本留学期间,尽管成绩优异,依然受到歧视
“幻灯事件”
“匿名信事件”
深知拯救中国人得救人心,中国人腐朽的心
归国后
发现知音范爱农
范爱农自杀
表达了“我”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心与悼念。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摧残。
心路历程
从小受到封建礼教、封建教育的拘束
憎恨封建制度
渺小、弱小、身不由己
父亲病逝
对衍太太要求自己自己在父亲去世前大喊大叫感到后悔、愤恨
成熟、懂得人间疾苦
长大后求学
南京、日本
深知拯救中国人得救人心,中国人腐朽的心
弃医从文归国成为作家
思想觉悟
归国后看见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上层所谓“正人君子”的无情无义
批判社会事实、社会不公
同情底层人民,深知国家危难重重,自己责任重大
教育理念
反对束缚儿童天性,认同儿童个性发展
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批判
提倡乐学
主要人物
给鲁迅带去积极的影响
长妈妈
有关事件
给“我”买《山海经》
正月初一吃福橘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给“我”买绘图
人死了要说“老掉了”
性格特点
愚昧、迷信、唠叨
善良、朴实、疼爱孩子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
外貌
黄胖而瘦
职业
保姆
其他
睡觉摆“大”字
切切察察
藤野先生
有关事件
忘带领结
帮“我”修改、补全讲义
关心“我”的解剖实验
对中欧女人裹脚好奇
性格特点
敬业、不拘小节、严谨认真
平等待人、和蔼可亲、没有民族偏见
外貌
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眼镜
职业
老师
其他
东京、仙台
范爱农
有关事件
让座风波
拍发电报
徐锡麟事件
绣花鞋事件
同乡会争执
酒楼里叙旧
看光复的绍兴
性格特点
耿直、厌恶世俗
正值倔强的爱国者
外貌
高大身材、长头发
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藐视
声音钝滞
职业
学生、学监
给鲁迅带去痛苦、憎恨
衍太太
有关事件
鼓励孩子吃冰、打旋
教唆“我”偷母亲首饰贩卖
怂恿“我”看黄色书籍
性格特点
自私自利、封建迷信、多嘴多舌
身份
邻居
九年六班 刘嘉杰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