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植物的特征
原植体植物
植物体构造简单,多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等,无根茎叶分化
非维管植物
仅少数具有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的构造,但没有维管组织
自养植物
具有高等植物一样的光合色素和其他色素,使显现出不同颜色及进行光合作用,是低等自养生物
无胚植物
合子不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脱离母体直接萌发形成新个体,也是低等植物
藻类植物的生殖
营养繁殖
凡以植物体的片段发育为新的个体的方式
无性生殖
以专化的细胞—孢子,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又称为孢子生殖,孢子是具有生殖功能的细胞。
有性生殖
在配子囊中产生配子,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合子直接萌发长成新个体或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再长成新个体,又称为配子生殖或接合生殖
同配
是指大小、行为相同的两个配子之间的结合。
异配
是有一个大而游动迟缓的大配子与小而活泼的小配子结合。
卵式生殖
则是大配子完全失去鞭毛,不再游动称为卵,小配子行动活泼游向卵而完成结合
绿藻门
绿藻门的原始特征
藻体:单细胞、群体、丝状体、管状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色素及载色体: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载色体上具有1—数个蛋白核
贮藏物质:光合产物为淀粉
鞭毛:尾鞭型,2或4条
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细胞直接分裂、藻体断裂或在不良环境下细胞分裂形成胶群体后每个细胞再形成1个新植物体
无性繁殖:产生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孢子(游动孢子、静孢子、似亲孢子、厚壁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个性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形成新的个体或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同配,异配,卵配,有些种类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代表植物
衣藻属
形态构造:衣藻型细胞结构,厚底杯状的载色体,细胞核悬浮在杯腔中
生殖:无性生殖形成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形成配子,同配
生活史:合子减数分裂;生活史中仅一个单倍体的植物体;无世代交替
团藻属
形态构造:多细胞群体类型,球形,衣藻型细胞结构
演化趋势
❶藻体由单细胞、群体到多细胞的演化趋势
❷细胞的营养作用和生殖作用由不分工到分工的演化
❸有性生殖由同配、异配到卵配的演化
石莼属
有世代交替,有两种核相的植物体存在,孢子和配子细胞也是衣藻型
水绵属
生殖方式:营养繁殖;特殊的接合生殖
轮藻属
外形:有节和节间,假根,顶端生长
生殖:雌性的卵囊球,雄性的精子囊球
生活史:合子减数分裂
分布
绿藻门是最常见,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生活史
植物一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新一代的全过程
四种基本类型
生活史无生殖,仅有营养生长
仅有一个单倍体的植物体(配子体),行无性、有性生殖
仅有一个双倍体的植物体(孢子体),只有有性生殖
有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交替)现象
有性生殖的生活史,根据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❶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之前,在这种藻类的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单倍体,合子唯一的二倍体阶段如衣藻、轮藻。合子减数分裂:始端减数分裂(核相交替)
❷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囊形成配子时,这种藻类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二倍体,配子是唯一的单倍体阶段,如硅藻、马尾藻。配子囊减数分裂:终端减数分裂(核相交替)。
❸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即单倍体和二倍体交替出现生活史中形成配子时和合子萌发时都不发生减数分裂,合子萌发形成双倍植物体,如海带,紫菜。孢子囊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核相交替、世代交替)
概念比较
单倍体(n):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等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组数的个体或细胞,由未经受精作用的性细胞直接发育而成。配子体是单倍体。
二倍体(2n):由合子发育而来,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孢子(n,2n):孢子是植物体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分裂分化发育成新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为n,进行无性生殖的孢子与母体染色体倍性相同。
配子:配子是指进行有性生殖时由生殖系统所产生的成熟性细胞。配子在产生后不进行细胞分裂,而是由配子与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直接发育成植物体,或合子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位核的饱子,孢子再发育成配子体。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交替。
同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
异形世代交替:在形态结构上相差较大,孢子体与配子体明显差异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
核相交替:指生活史中,与有性生殖有关的染色体数的单倍体期和二倍体期交替出现的现象。
藻类植物的分类
种类
大约有30,000种。
分类依据
藻体形态、细胞核的构造和细胞壁的成分,载色体的结构及所含色素的种类,贮藏营养物质的类别、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繁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等。
蓝藻门
绿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藻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食用、药用、渔业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双刃剑、工业原料。
蓝藻门
蓝藻门的原始特征
植物体:原核生物,可分为单细胞体、多细胞群或丝状体,均无鞭毛。
原生质体包括:中心质(核质)+周质(色素质)。中心质中无核、无细胞器;色素质中有光合片层,有气泡适应浮游
藻体颜色:藻体多呈蓝绿色,少数呈红色
色素体与色素:没有质体,色素分散
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
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壁外面有一层胶质叫胶质鞘,成分为果胶酸和粘多糖
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单细胞繁殖、多细胞的群体破裂后形成多个小群体、丝状类型形成藻殖段。
无性生殖:产生外生孢子、内生孢子、厚壁孢子等。
异形胞
❶细胞壁厚,颜色淡或透明
❷细胞质中颗粒物质溶解,呈均匀状态
❸仍然是1个生活细胞
分布
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少数在海水中,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水质,构成水华
代表植物
单细胞或群体类型的代表
色球藻属:(色球藻目)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细胞外还有个体胶鞘,群体外还有群体胶鞘。单细胞为球形,群体的细胞为半球形或四分体形。
微囊藻属:(色球藻属)植物体为球形、不规则或具穿孔的浮游性群体,细胞多,分布在无结构的基质中。细胞球形、多数具气泡
管饱藻属:(管饱藻属)单细胞,长杆形。以基部附着于植物体上。产生外生孢子繁殖
丝状体的代表
颤藻属:(颤藻目)植物体为丝状体,细胞短圆柱状,无胶质鞘。以藻殖段进行繁殖
念珠藻属:(颤藻目)丝状体常无规则的集合在公共胶质鞘中,形成球状、片状。细胞的圆形排列成念珠状,有异形胞、藻殖段进行繁殖。
鱼腥藻属:(颤藻目)无公共胶质鞘
真枝藻属:(颤藻目)植物体为丝状体,丝状体有胶质鞘,有异形胞、真分枝
蓝藻和细菌的异同
红藻门
红藻门的主要特征
藻体:绝大多数为多细胞的是丝状体、片状体,也有形成假薄壁组织的叶状体和枝状体。
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含琼胶、海萝胶等红藻所特有的果胶化合物。原生质具高度粘滞性。
色素及载色体:叶绿素a,d;胡萝卜素、藻胆素(藻红素、藻蓝素)。
贮藏物质:非水溶性糖类。
鞭毛:无鞭毛。
繁殖方式
无性生殖:以无鞭毛的静孢子进行。
有性生殖:雄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囊,产生无鞭毛的不动精子,雌性生殖器官为果孢。
代表植物
紫菜属、紫球藻属、多管藻属。
褐藻门
褐藻门的主要特征
藻体:植物体均为多细胞。
细胞壁:外层是藻胶,内层为纤维素。
色素及载色体:以墨角藻黄素最多。
贮藏物质
鞭毛:植物体无鞭毛,游动孢子。
繁殖方式
无性生殖:孢子囊分为单室孢子囊和多室孢子囊两种。
营养繁殖
有性生殖:配子囊形成与多室孢子囊相同。
分布:海底森林。
代表植物
海带属:孢子体分为固着器、柄和带片三部分。
鹿角菜数:二倍体(没有世代交替),配子囊减数分裂或终端减数分裂。
硅藻门
硅藻门的主要特征
单细胞,每个细胞中含一个细胞核。
贮藏的光和产物为油滴。
营养细胞没有鞭毛。
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
硅藻含叶绿素A和C。
细胞结构
细胞壁是由两个套合的硅质半片组成。
壳面具有辐射状或两侧对称排列的各种花纹。
凡具壳缝的种类都可以在水中运动。
极节,在细胞中央有一个中央节。
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细胞分裂。
分裂方式:母细胞上壳和下壳均形成新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上壳,子细胞下壳则各自形成。
多数子细胞则不同程度逐渐缩小。
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复大孢子,将细胞体积恢复到该种细胞正常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