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心理学
    1.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 神经元
        1. 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
        2.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 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4. 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2. 神经系统
        1. 外周神经系统
          1. 躯体神经系统
          2. 脑神经12对
          3. 脊神经31对
          4. 自主神经系统
          5. 交感神经
          6. 副交感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
          1. 脊髓
          2. 灰质
          3. 白质
          4. 脑干
          5. 组成
          6. 延脑
          7. 桥脑
          8. 中脑
          9. 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呼吸、心跳、血压)的主要机构
          10.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1. 间脑
          12. 丘脑
          13. 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14. 上丘脑
          15. 下丘脑
          16. 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17. 底丘脑
          18. 小脑
          19. 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20. 端脑
          21. 大脑半球
          22. 额叶
          23. 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24. 顶叶
          25. 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26. 枕叶
          27. 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28. 颞叶
          29. 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30. 单侧化
          31. 大脑两个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对称,但其功能不对称
          32. 惯用右手,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33. 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2. 认知过程
      1. 概念
        1. 感觉
          1.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细分
          3. 外部感觉
          4. 视觉
          5. 听觉
          6. 适宜刺激声波:16~20000HZ
          7. 最敏感:1000~4000HZ
          8. 老年人听觉丧失首先是高频声波
          9. 听觉的特性
          10. 音调:频率
          11. 响度:振幅
          12. 音色:波形
          13. 听觉器官
          14. 耳廓
          15. 外耳道
          16. 鼓膜
          17. 听小骨
          18. 内耳
          19. 听觉的产生
          20. 声波
          21. 科蒂氏器官
          22. 颞上回和颞中回
          23. 嗅觉
          24. 最古老
          25. 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26. 味觉
          27. 适宜刺激:能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
          28. 感受器:味蕾
          29.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30. 皮肤感觉
          31. 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32. 生理零度
          33. 皮肤表面的温度
          34. 会发生变化
          35. 不同部位的生理零度不同
          36. 内部感觉
          37. 运动觉
          38. 动觉
          39. 平衡觉
          40. 静觉
          41. 感受器为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42. 机体觉(内脏感觉)
          43. 饥饿、饱胀、渴、便意、窒息、疲劳、疼痛、性
          44. 特点:性质模糊、定位不准
          45. 痛觉
          46. 遍布全身
          47. 特点
          48. 伴随痛苦情绪
          49. 保护机体
          50. 最难适应
          51.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52. 定义
          53. 感受性
          54.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55. 感觉阈限
          56.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57.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58. 种类
          59. 绝对阈限
          60. 下限~上限
          61. 相对阈限
          62. 最小可觉差
          63. 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64. 韦伯定律
          65. 费希纳定律
          66. 感觉现象
          67. 感觉适应
          68. 感觉后像
          69. 颜色视觉
        2. 知觉
          1.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 定义解释
          3.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
          4. 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5. 基本特性
          6. 整体性
          7. 选择性
          8. 恒常性
          9. 理解性
          10. 种类
          11. 空间知觉
          12. 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13. 大小知觉
          14. 形状知觉
          15. 影响因素:视像、动觉、触觉、生活经验
          16. 方位知觉
          17.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立体知觉)
          18. 肌肉运动线索
          19. 眼睛的调节作用
          20. 双眼视轴辐合
          21. 单眼线索
          22. 对象的重叠
          23. 线条的透视作用
          24. 空气的透视作用
          25. 明暗、阴影
          26. 运动视差
          27. 双眼线索
          28. 双眼视差
          29. 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相,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30. 时间知觉
          31. 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2. 生物钟
          33. 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
          34. 调节人的行为节律性,估算时间的依据
          35. 运动知觉
          36. 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37. 视错觉
          38. 似动现象(动景现象)——电影、霓虹灯
          39. 诱导运动
          40. 自主运动
          41. 错觉
          42.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43. 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44. 种类
          45. 形重错觉
          46. 视听错觉
          47. 倒飞错觉
        3. 记忆
          1.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 种类
          3. 按内容分
          4. 形象记忆
          5. 情景记忆
          6. 情绪记忆
          7. 语义记忆
          8. 动作记忆
          9. 按有无意识分
          10. 外显记忆
          11. 内隐记忆
          12. 按能否陈述分
          13. 陈述性记忆
          14. 程序性记忆
          15. 过程
          16. 识记
          17. 保持
          18. 回忆(再认)
          19. 遗忘及遗忘规律
          20. 遗忘
          21.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22. 遗忘(保持)曲线——先快后慢
        4. 思维
          1.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 三个记忆系统
        1. 根据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来划分
        2.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1. <4秒
          2. 感觉后像
          3. 9~20bit
          4. 不能被意识?
          5. 斯波林:部分报告法
        3.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 <1分钟
          2. 听觉编码
          3. 7+-2个组块
          4. 能被意识
        4. 长时记忆
          1. >1分钟
          2. 语义、形象
          3. 无限大
          4. 不能被意识
          5. 遗忘的原因
          6. 自然衰退
          7. 干扰
          8. 前摄抑制
          9. 前面对后面的干扰
          10. 倒摄抑制
          11. 后面对前面的干扰
          12. 系列位置效应
          13. 两头记忆效果比中间好
          14. 首因效应
          15. 近因效应
      3.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
          1. 表达性失语症,不会说
        2. 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1. 接受性失语症,听不懂
        3. 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
          1. 失读症,看不懂
        4. 书写性言语中枢: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
          1. 失写症,不会写
        5. Screenshot 2023-08-19 at 13.59.38.png
      4. 表象
        1. 定义
          1. 对事物的形象回忆
        2. 特征
          1. 直观形象性
          2. 片段不稳定性
          3. 可操作性
          4. 概括性
        3. 作用
          1. 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3. 思维、言语及想象
      1. 思维的定义
        1. 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2. 思维的特征
        1. 间接性
        2. 概括性
      3.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1. 分析与综合
        2. 抽象与概括
      4. 思维的种类
        1. 根据形态
          1. 动作思维
          2. 形象思维
          3. 抽象思维
        2. 根据方向
          1. 辐合思维:求同思维
          2.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3. 根据创造性
          1. 再造性思维
          2. 创造性思维
      5.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概念
          1. 是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以词表示和记载,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2. 内涵:本质
          3. 外延:范围
        2.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3. 问题解决
          1. 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2.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3. 迁移
          4. 原型
          5. 定势
      6. 语言和言语
        1. 语言
          1. 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符号系统)
          2. 是社会现象
          3. 离不开言语
        2. 言语
          1.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2. 是心理现象
          3. 离不开语言
        3. 言语活动的形式
          1. 外部言语
          2. 用于交际
          3. 分类
          4. 口头言语
          5. 对话言语
          6. 独白言语
          7. 书面言语
          8. 内部言语
          9. 不用于交际
          10. 支持思维活动的不出声的言语
      7. 想象
        1.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2. 表象~记忆范畴
        3. 种类
          1. 无意想象
          2. 幻觉
          3. 有意想象
          4. 再造想象
          5. 创造想象
          6. 幻想
    4. 意识和注意
      1. 意识
        1.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察)
        2. 包含
          1. 对外界的觉知
          2. 对自身的觉知
        3. 意识是对直接经验的觉察及其主观评判
        4. 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调节的作用
      2. 无意识
        1. 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 包含
          1. 对刺激的无意识
          2. 无意识的行为
      3.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 alpha波
          2. 安静和休息状态
          3. beta波
          4. 清醒和警觉状态
          5. delta波
          6. 睡眠状态
        1. 睡眠的阶段
          1. 一:10‘
          2. 浅睡眠
          3. 二:20’
          4. 叫醒难
          5. 三:40‘
          6. 出现delta波
          7. 四:90’
          8. 深度睡眠
          9. 快速眼动:5~10‘
          10. 做梦
          11. 不连续性
          12. 不协调性
          13. 不确定性
          14. 梦剥夺的后果
          15. 记忆力下降
          16. 情绪低沉
          17. 影响健康
    5. 需要和动机
      1. 需要
        1. 定义
          1. 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 需要必有对象
          3. 需要不断发展
        2. 种类
          1. 自然的Vs社会的
          2. 物质的Vs精神的
      2. 动机
        1. 定义
          1.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 种类
          1. 生理性Vs社会性
      3. 内驱力
        1. 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
      4. 诱因
        1. 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5. 需要层次理论
        1. 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爱和归属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2. 缺失性需要
        3. 生长需要
    6. 情绪情感和意志
      1. 情绪和情感
        1. 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 情绪:感情反映的过程,脑的活动过程,可用于动物
        3. 情感: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4. 情绪是感情的反映过程,情感是感情的内容;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 情绪理论
        1.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1.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1. 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3. 情绪情感的种类
        1. 基本情绪
          1. 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
          2.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2. 复合情绪
          1. 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3. 心境
          1. 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4. 激情
          1. 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5. 应激
          1. 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 意志
        1. 定义
          1.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意志是心理过程,与意志行动不同
        2.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 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3. 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
          1. 双趋式冲突
          2. 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冲突叫双趋式冲突
          3. 双避式冲突
          4. 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时,选择损失小的
          5. 趋避式冲突
          6. 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也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
          7. 双重趋避式冲突
          8. 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
        4. 意志的四个品质
          1. 自觉性
          2. 果断性
          3. 坚韧性
          4. 自制性
    7. 能力和人格
      1. 能力
        1. 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 智力
      3. 人格
        1. 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2. 人格包括
          1. 气质
          2. 性格
  2. 社会心理学
    1. 概述
      1. 学科的诞生
        1. 1908年两本书的出版
          1.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教材《社会心理学》
          2.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2.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奥尔波特,1924
          3. 研究内容: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奥尔波特,1954
          4. 他人存在的形式
          5. 现实的存在
          6. 想象的存在
          7. 隐含的存在
          8. 个体由于其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或文化团体中的成员身份而进行的许多活动
          9. 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0. 研究内容
          11. 个体心理的变化与过程
          12. 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条件
          13. 个体行为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对个体发生的影响
          14.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5. Ellwood,1925
          16. 定义
          17. 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18. 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19.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20. 研究方法
          21. 社会学的方法
          22. 研究内容
          23.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24. 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的联系
          25. 本书定义
          26.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7. 基本假设
          28. 人是社会性动物
          29. 人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
          30. 人的心理与行为受他人的影响
        2.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 行为
          2. 定义
          3.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4. 分类
          5. 本能行为Vs习得行为
          6. 亲社会Vs反社会行为
          7. 竞争Vs合作行为
          8. 个体决策的Vs群体决策的行为
          9. 社会行为
          10. 定义
          11.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2. 勒温公式
          13. 勒温: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14. 社会心理学之父
          15. B=f(p,e)
          16. 社会心理
          17. 定义
          1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19.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相关,还与其过去的经验和个体特征密切相关
          20.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内外关系,相互影响
        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 个体层面
          2. 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3. 人际层面
          4.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5. 群体层面
          6. 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7. 社会层面
          8. 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
      3. 社会心理学简史
        1. 美国学者霍兰德三阶段理论
        2. 哲学思辨:启蒙期
          1. 时间:
          2. 古希腊~19世纪上半期
          3. 关于人性的哲学争论
          4. 苏格拉底、柏拉图
          5. 亚里士多德
          6. 18世界康德、卢梭
          7. 儒家孔孟
          8. 法家
        3. 经验描述:形成期
          1. 时间
          2.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3. 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经验来相对客观地描述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4. 德国:民族心理学
          5. 法国:群众心理学
          6. 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7.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
          8. 标志事件
          9. 1908年《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
        4. 实证分析:确立期
          1. 时间
          2. 20世纪20年代开始
          3. 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的描述转向定量的研究,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
          4. 实证方法的先驱
          5. 特里普力特
          6. 莫德
          7. 奥尔波特
          8. 开创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9. 墨菲夫妇
          10. 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
          11. 标志事件
          12. 1924,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
          13. 1931,墨菲《实验社会心理学》
          14. 其它学者
          15. 瑟斯顿、李科特
          16. 态度测量上的贡献
          17. 谢里夫
          18. 研究群体规范的形成和变化,发现群体特有的、并为其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规范,是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
          19. 莫里诺
          20. 发现了社会测量法,得出社会关系图
          21. 勒温
          22. 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23. 社会心理学之父
      4.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应遵循的原则
          1. 价值中立原则
          2. 值得关注的问题
          3. 系统性原则
          4. 研究对象受环境中诸因素影响
          5. 研究对象本身内部的各因素之相互关系与影响
          6. 研究对象及所处环境是一个运动变化的系统
          7. 伦理原则
        2. 主要方法
          1. 观察法
          2. 自然观察
          3. 参与观察
          4. 调查法
          5. 访谈法
          6. 问卷法
          7. 设计原则
          8. 目的性
          9. 全面性
          10. 非歧义性
          11. 非暗示性
          12. 适度规模
          13. 档案法
          14. 特点
          15. 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
          16. 缺点
          17. 工作量大,数据分析难度大
      5.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 社会学习论
          1. 起源于行为主义
          2. 代表人物:班杜拉、沃斯特斯
          3. 学习机制/类型
          4. 联想/联结:经典条件反射,如守株待兔
          5. 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如尝到甜头或苦头
          6. 模仿:观察学习,如有样学样,杀机儆猴
          7. 观察学习
          8. 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行为的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进行修改
          9. 四个过程
          10. 注意过程
          11. 选择观察对象
          12. 保持过程
          13. 有表象(童年早期)、言语编码(童年后期)两种表征系统
          14. 动作再现过程
          15. 编码的符号表象——行为
          16. 动机过程
          17. 观察向行为转化的动因
          18. 包括
          19. 外部强化
          20. 替代性强化
          21. 自我强化
          22. 不足
          23. 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忽视当时情境的影响
          24. 行为归因倾向于外在的情境,忽视个体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25. 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的分析与认识
        2. 社会交换论
          1. 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埃莫森
          2.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3. 理论源于操作条件反射之强化理论、经济学之边际效应理论等
          4. 霍曼斯五命题
          5. 成功命题
          6. 刺激命题
          7. 价值命题
          8. 剥夺-满足命题
          9. 侵犯-赞同命题
          10. 趋利避害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人们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本身变成权衡得失的过程
        3. 符号互动论
          1. 代表人物:布鲁默、库恩,(现代代表)戈夫曼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要了解个体行为,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社会群体是动态实体,在持续沟通、互动过程中形成
          3. 通过符号(语言、文字、记号、动作、姿势等)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的变化
          4. 基本假设
          5. 个体对事物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如离婚者对婚戒的处理
          6.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对他人的互动,而非事物本身
          7. 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
          8. 主要观点
          9. 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是人际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都以符号为前提
          10. 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符号系统的使用。人际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
          11. 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12. 行动主导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主要观点:
          13. 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14. 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个体不断地解释其所见所闻,并赋予意义;
          15. 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身份和身份的意义只存 在于互动过程中;
          16.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客我是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
        4. 精神分析论
          1. 弗洛伊德
          2. 五大观点
          3. 荣格
          4. 集体无意识
          5. 霍妮
          6. 文化因素论
          7. 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
          8. 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
          9. 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10. 沙利文
          11. 人际关系学说
          12.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 社会化与自我
      1. 社会化
        1. 社会化的概念
          1. 前提
          2.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先于个体存在
          3. 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4. 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5. 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6. 从社会角度看
          7. 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8. 从个体角度看
          9. 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0. 社会化是一个终生过程
          11. 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
          12. 继续社会化(成人)
          13. 再社会化(移民、破产、犯罪……)
        2. 社会化的内容
          1. 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遵守社会规范
          3. 树立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
          4. 社会角色养成
        3.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 生活依附期:13~25年
          2. 人类的遗传素质
        4. 社会化的载体
          1. 家庭
          2. 学校
          3. 大人传播媒介
          4. 参照群体
        5. 社会化的分类
          1. 语言社会化
          2.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3. 语言的分类
          4. 言语
          5. 副语言
          6.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联系的工具,个体掌握语言,才能接受相应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并影响人格塑造
          7. 语言是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
          8. 性别角色社会化
          9. 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按性别角色规范的过程
          10. 概念
          11. 生物学差异
          12. 性别
          13. 人格差异
          14. 性别角色
          15. 社会行为
          16.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认同、模仿形成
          17. 学校与社会等给予进一步强化
          18. 道德社会化
          19.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为自身道德命令的过程
          20. 内容
          21. 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22. 道德情感
          23. 道德行为
          24. 政治社会化
          25. 个体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26. 爱国意识发展的附体
          27. 国家形象
          28. 抽象国家观念
          29. 国家组织系统
          30. 家庭内的社会化过程
          31. 奖赏
          32. 奖赏的性质
          33. 社会性奖赏
          34. 非社会性奖赏
          35. 亲子关系与奖赏的效果
          36. 奖赏的施与时间
          37. 对某些自发性的内部驱动行为,奖赏宜慎重,外部奖赏有时可削弱行为的内部动机
          38. 奖赏不可滥施,应适可而止,应有针对性
          39. 奖赏不全是有意的,某些不良行为是父母不经意的奖赏的结果
          40. 惩罚
          41. 最有效时间:及时
          42. 惩罚必须一致
          43. 副作用
          44. 过分严厉可能引起情绪困扰
          45. 导致亲子冲突
          46. 提供攻击行为的榜样和合理证据
          47. 启发与诱导
          48. 说理、解释、列兴趣不良行为的可能后果等
          49. 模仿与认同
          50. 区别
          51. 理论背景不同
          52. 全面性和深刻性不同
          53. 影响认同的条件
          54. 强烈的情感联系
          55. 与认同对象的相似性
          56. 远期效果
      2.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1. 社会角色的概念
          1. 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2. 阐释
          3. 源于戏剧,被引入社会心理学
          4. 社会是一个舞台,不同的人承担的角色不同,自我形象不同,实现各自的目的
          5. 角色影响和制约个体行为及其表现规律,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 社会角色的分类
          1. 按获得方式
          2. 先赋角色
          3. 父母亲
          4. 成就角色
          5. 老师、医生
          6. 按规范化程度
          7. 规定型角色
          8. 警察
          9. 开放型角色
          10. 朋友
          11. 按功能
          12. 功利型角色
          13. 企业家
          14. 表现型角色
          15. 劳模
          16. 按承担者心理状态
          17. 自觉角色
          18. 不自觉角色
        3. 角色扮演的三个过程
          1. 角色期待
          2. 角色领悟
          3. 角色实践
        4. 角色失调
          1. 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可能出现或面临矛盾、障碍,甚至失败,就是角色失调
          2. 内容
          3. 角色冲突
          4. 角色间
          5. 教师教自己孩子时
          6. 角色内
          7. 老师面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目标的冲突
          8. 角色不清
          9. 角色中断
          10. 角色失败
      3. 自我、身份、自尊
        1. 自我
          1. 概念
          2. 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3. 相关概念
          4. 主我
          5. 认识主体
          6. 客我
          7. 认识客体
          8. 镜我
          9.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10. 自我的结构
          11. 物质自我
          12. 心理自我
          13. 社会自我
          14. 理想自我
          15. 反思自我
          16. 自我概念的功能
          17. 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
          18. 解释经验
          19. 决定期待
          20.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1. 生理自我(8个月~3岁)
          22. 自我中心期
          23. 特征
          24. 关心镜子里的自己
          25. 对呼叫自己的名字反应
          26. 使用第一人称
          27. 社会自我(3~13/14岁)
          28. 客观化时期
          29. 特征
          30. 幼儿园游戏的角色扮演
          31. 学校中的社会化
          32. 学习的成就动机发展
          33. 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约10年)
          34. 主观化时期
          35. 特征
          36. 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
          37. 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8. 表现出自我理想
          39. 抽象思维的发展
          40. 发展过程显示人的独立与成熟,显示对他人和外部世界依赖的缩减
        2. 身份
          1. 定义
          2. 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3. 社会地位
          4. 处境地位
          5. 身份由角色构成,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
          6. 特点
          7. 客观性
          8. 主观性
          9. 多重性
          10. 稳定性
          11. 契约性
        3. 自尊
          1. 定义
          2.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包括自我态度、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等方面
          3.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如果对其重视的角色评价高,则自尊水平高
          4. 自尊需要
          5. 马斯洛认为自尊是最高级心理需要,包括两方面
          6.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7. 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8. 该需要的满足结果是自信,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
          9. 该需要的不满足结果是自卑
          10. 詹姆斯
          11. 自尊=成功/抱负
          12. 自尊取决于成功,以及获得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13. 影响自尊的因素
          14. 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15. 行为表现的反馈
          16.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17. 根据相似性原理恰当的进行社会比较
          18. 自尊的测量
          19.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3. 社会知觉与归因
      1. 社会知觉
        1. 基本概念
          1.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主体对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
          2. 从信息来源可分为物知觉和社会知觉
          3.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
          4. 对他人、群体的人际知觉
          5. 对自己的自我知觉
          6. 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7. 社会知觉是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包括整个认知过程,如想象、判断与解释等过程,是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发生的基础。社会知觉中的知觉概念,比普心广泛
          8. 社会认知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基础
          9. 个体将怎样与他人相处,将建立何种性质的人际关系,将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怎样的反应,取决于个体对他人人格、态度、地位、身份等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
          10. 好人:导致接近行为
          11. 坏人:导致回避逃避行为
          12. 要理解他人的社会行为,首先须了解其社会认知
          13. 社会认知难免错误和偏差
          14. 社会认知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觉主体的因素、客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过程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偏因等
          15. 布鲁纳(1947)的硬币实验
          16. 儿童对硬币大小的估计,与他们对钱的感觉直接有关,并且间接地受他们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和个性特性的影响
          17. 社会知觉的范围
          18.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表情、衣着步态
          19. 对性格的认知
          20.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21. 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2.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 认知者的经验
          2. 图式
          3.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起聚集作用
          4. 影响记忆:易记住对其有意义或经历的东西
          5. 影响自我知觉:根据已有图式,加工自我信息
          6.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根据已有图式,接受与解释信息
          7.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8. 认知者的情绪状态
          9. 积极与消极
      2. 印象形成与整饰
        1. 概念
          1. 印象
          2. 主体头脑中关于客体的形象
          3. 印象的形成
          4. 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其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5. 第一印象
          6. 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2. 效应
          1. 首因效应
          2. 一般发生在陌生、不熟悉的人之间
          3. 近因效应
          4. 一般发生在较熟悉、亲密的人之间
          5. 洛钦斯实验
          6.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作用变化
          7.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
          8.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将带着该倾向性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方面。最初的印象象一个光环罩在对象的所有方面,如外国的月亮更圆
          9. 属于无意识地以偏概全,但却以对象的一致性评价结论影响个体的决策与行为
          10. 社会刻板印象
          11. 社会偏见,指对某一类人所持有的固定看法,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12. 客观基础
          13. 人们因为政治、经济、地理、文化、职业等不同条件而形成不同的群集,同一群集的人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品质,这是相同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14. 光环效应一般与首因效应相关,多指积极印象
          15. 刻板印象多为长期、固定看法,与文化相关,多指消极印象
          16. 吉尔巴特的研究
          17. 英国人
          18. 绅士风度、聪明、守旧、保守、爱传统
          19. 日本人
          20. 聪明、勤劳、有进取心、机灵、狡猾
          21. 黑人
          22. 爱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懒惰
        3.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 加法模式
          2. 平均模式
          3. 加权平均模式
          4. 中心品质模式
          5. 积极的
          6. 真诚、热情
          7. 消极的
          8. 虚伪、冷酷
        4. 印象管理
          1. 又称印象整饰,指被认知者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被认知者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或改变认知者对他的印象,以期符合个体的期待
          2. 作用
          3. 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印象整饰,以使自己符合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获得社会承认与接纳
          4. 基础
          5. 准确的理解:情境、他人、自身、社会的角色期待
          6. 策略
          7. 按社会常模整饰自己,如女性笑不露齿
          8.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戴面具
          9. 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如三好学生的标准
          10. 投入所好:自我暴露、附合、施惠、称赞
      3. 归因
        1. 概念
          1. 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社会行为的原因所作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2. 行为原因的分类
          1. 内因与外因
          2. 内因
          3. 个体内部的心理原因
          4. 品质、人格、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努力程度
          5. 内归因
          6. 外因
          7. 导致行为发生的外部原因
          8. 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
          9. 外归因、情境归因
          10. 稳定性与易变性
          11. 内因中的人格、能力相对稳定,情绪易于变化
          12. 外因中的工作性质与任务相对稳定,气候条件易于变化
          13. 可控性与不可控性
          14. 根据特定因素与主体的关系,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控制的,或不可控制
          15. 对可控因素的归因
          16. 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
          17.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
          18. 较可能对行为作出不变的预测
          19. 归因模式与行为
          20.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
          21. ……
          22. 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使人感到愤怒和敌意
          23. 倾向于内归因,自我概念较好,适应性较好
          24. 倾向于外归因,适应性较差
        3. 控制点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罗特
          1. 根据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的不同解释,将人们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2. 内控者
          3. 外控者
          4. 对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不同
          5. 内控者
          6. 外控者
        4. 归因原则
          1. 不变性原则
          2. 海德,1958
          3. 归因时倾向于寻找某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的不变联系(因果关系)
          4. 例:油炸食品上火
          5. 问题:经验的不可靠性
          6. 折扣原则
          7. 凯利,1972
          8. 如果还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9. 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10. 协变原则
          11. 凯利,1967,三维理论
          12. 人们归因时试图工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
          13. 三维
          14. 特异性信息
          15. 主体对特定客体刺激的特异性
          16. 我认为只有这个老师讲得不好,其它老师都讲得挺好的
          17. 共同性信息
          18. 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刺激的共同性
          19. 班里同学都认为这个老师讲得不好
          20. 一致性信息
        5. 影响归因的因素
          1. 社会视角
          2. 屁股决定脑袋
          3. 自我价值保护
          4. 自我辩解/防卫
          5. 动机性归因偏差
          6. 观察位置
          7. 时间因素
    4.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1. 社会动机概述
        1. 社会动机的概念
          1. 动机
          2. 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连续心理动力
          3. 自然动机Vs社会动机
          4. 动机的意义
          5. 内部刺激,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
          6. 为个体行为指出方向,将需要与外部刺激之联系明确化
          7. 使个体明确行为的意义
        2. 动机过程
          1. 需要+外部诱因
          2. 匮乏
          3. 焦虑状态
          4. 动机
          5. 行为
          6. 需要满足
          7. 焦虑平息
          8. 新的需要
        3. 动机的功能
          1. 激活功能
          2. 行为启动的因素
          3. 指向功能
          4. 目标
          5. 维持与调节功能
          6. 维持行为的持续
        4.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 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2. 个人行为往往同时受多种动机支配
          3. 口头表述的动机可能是不真实的
        5.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1. 倒U型曲线,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908
          2. 最佳动机水平和活动的性质及个体的个性有关,难度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 比较简单的任务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6.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1. 内部动机
          2. 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活动本身使人获得满足,活动本身是一种奖励和报酬,而无需要其它外部激励
          3. 三种内驱力引起,布鲁纳,1915
          4. 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
          5. 胜任的内驱力:好胜心,求成欲
          6. 互惠的内驱力
          7. 外部动机
          8. 活动的动力不是来自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活动以外的刺激所激发出来的,如为了金钱、表扬而努力工作
          9. 外部动机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的强度
          10. 德西的研究,1975,解迷游戏
      2. 主要的社会动机
        1. 亲和动机
          1. 亨利.哈罗实验
          2. 恒河幼猴实验
          3. 影响亲和的因素
          4. 情境的因素
          5. 情境压力大,亲和动机强
          6. 社会隔离,引起疏离
          7. 情绪因素
          8. 恐惧越强,亲和动机越强
          9. 焦虑不一样
        2. 成就动机
          1. 概念
          2.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3. 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4. 重要性
          5. 个体发展的需要
          6. 抱负水平
          7. 对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8. 一种愿望
          9. 与成就动机密切相关
          10. 与个体以往的成败经验相关
          11. 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
          12. 影响因素
          13. 目标吸引力
          14.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15.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16.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7. 家庭教养方式
          18. 儿童自律训练
          19. 和谐、指导、劝告式的引导
          20. 过度管束与限制
          21. 社会氛围
        3. 权力动机
          1. 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2. 温特的权力动机分类
          3. 积极的权力动机
          4. 消极的权力动机
          5. 害怕失去权力
          6. 产生的原因
          7. 社会控制的需求
          8. 对无能的恐惧
        4. 侵犯动机
          1. 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心)的行动,侵犯由侵犯动机引起
          2. 侵犯的构成
          3. 伤害行为
          4. 侵犯动机
          5. 侵犯的社会评价
          6. 反社会
          7. 亲社会
          8. 正当防卫
          9. 其他
          10. 教育孩子
          11. 侵犯的原因
          12. 本能论的解释
          13. 弗洛伊德
          14. 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遵循快乐原则行事
          15. 死本能-自我破坏的倾向
          16. 受求生欲望的妨碍
          17. 对内破坏转向对外
          18. 侵犯以社会不允许的形式出现
          19. 社会认可的表现形式:竞技、冒险等
          20.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社会认可的宣泄方式,可替代性发泄侵犯冲动
          21. 洛伦茨
          22. 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其生存意义很重要
          23. 动物通过侵犯保护其求食、求偶的领域,是一种内、种群间竞争的有效手段
          24. 发现
          25. 侵犯通过遗传代代相传
          26. 侵犯与人口密集成正比
          27. 同类侵犯的自然限制
          28. 输者的乞降能遏止侵犯动机与行为
          29. 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
          30. 个体实现目的的过程受到阻止的情境,引起当事人从轻度不适到极度痛苦的情绪反应
          31.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32. 侵犯强度、挫折强度、预期惩罚强度关系
          33.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
          34.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
          35. 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的可能性越小
          36. 预期惩罚一定,挫折强度越大,侵犯可能越大
          37. 修正
          38. 米勒
          39. 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如退缩、冷漠、固着等
          40. 伯克威茨
          41.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的有关的刺激物可能加强侵犯行为
          42. 班杜拉
          43. 侵犯行为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学习可以引起或消除侵犯
          44. 侵犯行为是学习机制的强化、联想和模仿
          45. 挫折之后学习结果之一是无能为力感觉。这种感觉与归因模式有关
          46. 抑郁者与非抑郁者
          47. 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
          48. 非抑郁者倾向于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特殊的因素
          49. 挫折后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50. 情绪唤起水平
          51. 道德发展水平
          52. 自我控制能力
          53. 社会角色与群体
          54. 大众传媒的影响
        5. 利他行为
          1. 个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人有,其他动物也有
          2. 性质
          3. 亲社会行为
          4. 自觉自愿,是内心的义务
          5. 有益于他人
          6. 不指望回报
          7. 本人有或小或大的损失
          8. 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
          9. 他人的困境
          10. 苦恼
          11. 利己主义动机(减少自己的苦恼)
          12. 助人行为
          13. 同情
          14. 利他主义动机(减少他人的痛苦)
          15. 利他行为
          16. 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7. 生物学观点
          18. 威尔逊:利他行为是动物包括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
          19. 白蚁、工蜂
          20. 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21. 社会期待
          22. 社会交换
          23. 社会责任
          24.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25. 外部因素
          26. 自然环境
          27. 社会情境
          28. 他人在场
          29.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0. 冷漠行为的旁观者效应
          31. 时间压力
          32.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33. 心境
          34. 内疚
          35. 人格
          36. 利他技能
          37. 救助技能与手段
      3. 社交情绪
  3. Main Topic 3
  4. Main Topi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