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节 红细胞检验
    1. 一、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结合
      1. (一)检测原理
        1. 1、显微镜法:准备稀释液➡️采血和加血➡️充液➡️计数
        2. 2、血液分析仪法
      2. (二)常用红细胞稀释液组成与作用
        1. Hayem液
          1. NaCl:调节渗透压
          2. Na₂SO₄:防止红细胞黏附,增强红细胞悬浮性
          3. HgCl₂:防腐
        2. 生理盐水
          1. NaCl:等渗
        3. 1 %甲醛生理盐水
          1. NaCl和甲醛(固定细胞形态)
      3. (三)参考区间
        1. 成年男性:(4.0-5.5)×10¹²/L
        2. 成年女性:(3.5-5.0)×10¹²/L
      4. (四)临床意义
        1. 生理学变化
          1. 增多
          2. (1)缺氧
          3. (2)雄激素增高
          4. (3)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5. (4)长期重度吸烟
          6. (5)静脉压迫时间大于2分钟
          7. 减低
          8. (1)生长发育过快
          9. (2)造血功能减退
          10. (3)血容量增加
          11. (4)长期饮酒
        2. 病理性变化
          1. 增多
          2. (1)相对性增多:绝对值无变化,相对于血浆而言。如呕吐、高热、腹泻、多尿、大面积烧伤等
          3. (2)绝对性增多
          4. ①继发性增多:组织缺氧、EPO非代偿性增高
          5. 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6. 减少
          7. (1)红细胞生成减少
          8. 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9. ②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肾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10. (2)红细胞破坏过多
          11. 红细胞内在缺陷
          12. 膜缺陷
          13. 酶缺陷
          14. 血红蛋白异常
          15. 红细胞外在异常
          16. 免疫反应引起贫血
          17. 机械性损伤
          18. 疾病所致溶血
          19. (3)红细胞丢失: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
          20. (4)药物引起的贫血
          21. ①抑制骨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药等
          22. ②引起维生素B12、叶酸吸收障碍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
          23. ③引起铁吸收障碍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等
          24. ④诱发溶血的药物:如头孢类、抗过敏药、水杨酸类等
    2. 二、血红蛋白测定(Hb)
      1. (一)检测原理
        1.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 — 参考方法
        2. 2、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DS-Hb)测定法 — 次选方法
      2. (二)质量控制
        1. 1、标本
        2. 2、器材及试剂:定期校准分光光度计
        3. 3、技术操作
        4. 4、废弃物的处理:HiCN转化液中氰化钾是剧毒,配置转化液时要按剧毒品管理程序操作
      3. (三)参考区间
        1. 成年男性:120~160g/L
        2. 成年女性:110~150g/L
      4. (四)临床意义
        1. 轻度贫血:Hb<120g/L(女性Hb<110g/L)
        2. 中度贫血:Hb<90g/L
        3. 重度贫血:Hb<60g/L
        4. 极重贫血:Hb<30g/L
    3. 三、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1. (一)检测原理
        1. 1、离心法
          1. 读取结果(从上到下):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层➡️还原红细胞层➡️红细胞层
          2. 常规方法
        2. 2、血液分析仪法
      2. (二)临床意义
        1. 1、临床补液量的参考
        2.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指标
        3. 3、计算红细胞平均指数的基础
    4. 四、红细胞平均指数
      1. 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1. (1)公式:MCV=HCT/RBC(×/L)×10^15
        2. (2)单位:飞升(fl)
        3. (3)参考区间:80~100
        4. (4)临床意义
          1. ①单纯小细胞性贫血:降低。如慢性炎症、尿毒素等。
          2. 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降低。如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1. (1)公式:MCH=Hb(g/L)/RBC(×/L)×10^12
        2. (2)单位:皮克(pg)
        3. (3)参考区间:26~34
      3.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1. (1)MCHC=Hb(g/L)/HCT
        2. (2)单位:g/L
        3. (3)参考区间:320~360
      4. 4、临床意义
        1. 1、单纯小细胞贫血
          1. MCV:降低
          2. MCH:降低
          3. MCHC:正常
          4. 如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2.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 MCV:降低
          2. MCH:降低
          3. MCHC:降低
          4. 如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等
    5. 五、红细胞形态检查的 临床意义
      1. 1、正常红细胞形态
        1. (1)呈双凹圆盘形,大小相对均一,平均直7.2 μm
        2. (2)Wright染色呈正色素性、向心性淡染
        3. (3)中央部位为生理性淡染区,大小约为细胞直径的1/3
        4. (4)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2. 2、红细胞异常形态
        1. 红细胞大小异常
          1. (1)小红细胞: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 (2)大红细胞:巨幼细胞贫血
          3. (3)巨红细胞
          4. (4)细胞大小不均
        2. 红细胞形状异常
          1. (1)球形红细胞
          2. (2)椭圆形红细胞
          3. (3)靶性红细胞
          4. (4)口红形红细胞
          5. (5)镰性红细胞
          6. (6)棘红细胞
          7. (7)锯齿状红细胞
          8. (8)泪滴形红细胞:骨髓纤维化
          9. (9)新月形红细胞
          10. (10)角形红细胞
          11. (11)裂片红细胞
          12. (12)红细胞形态不整
        3.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异常
          1. (1)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
          2. (2)高色素性:巨幼细胞贫血
          3. (3)嗜多色性:溶血性贫血
          4. (4)细胞着色不一
        4. 红细胞结构异常及排列异常
          1. (1)豪焦小体: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2. (2)卡波环: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3. (3)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铅中毒
          4. (4)有核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5. (5)缗线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
          6. (6)红细胞自凝
  2. 第五节 血小板检验
    1. 一、血小板(PLT)计数
      1. 1、方法评价
        1. 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草酸胺稀释液—首选稀释液
        2. 血液分析仪法: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
        3. 流式细胞仪法:ICSN推荐的参考方法
      2. 2、参考区间:(125~350)×10^9/L
      3. 3、临床意义
        1. (1)生理变化:午后高于早晨;春季低于冬季;平原居民低于高原居民;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等
        2. (2)病理变化
          1. 减少
          2. 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3. 破坏过多: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
          4. 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 分布异常:脾大
          6. 先天性
          7. 增多
          8.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9. 反应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
          10. 其他:脾切除
    2. 二、血小板形态检查
      1. (一)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1.5~3 μm
      2. (二)异常血小板形态
        1. 1、大小异常
          1. (1)大血小板:直径为4~7 μm
          2. (2)小血小板:直径<1.5 μm
        2. 2、形态异常
        3. 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1. (1)血小板卫星现象
          2. (2)血小板片状聚集
          3. (3)血小板减少
          4. (4)血小板功能异常
  3. 第四节 白细胞检验
    1. 一、白细胞计数
      1. (一)检测原理
        1. 手工法
        2. 仪器法
      2. (二)操作步骤
        1. 准备稀释液➡️采血和加血➡️充液➡️计数➡️计算:白细胞数/L=N/4 ×10 ×20 ×10^6=N/20 ×10^9
      3. (三)方法评价
        1. 1、显微镜计数法:费时、重复性较差
        2. 2、血液分析仪法:重复性好,适用于大批量的标本集中检测
      4. (四)参考区间
        1. 成人:(3.5 ×9.5)×10^9/L
    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 临床意义
      1. 1、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
        1.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 一般上午较下午高
          2. 剧烈运动
          3. 妊娠及分娩
        2.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 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
          2. 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溶血
          3. 急性大出血
          4. 急性中毒
          5. 恶性肿瘤
          6. 白血病
        3. (3)中性粒细胞减少
          1. 感染:病毒感染
          2. 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3. 慢性理化损伤
          4.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5. 脾功能亢进
      2. 2、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2. 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 过敏性疾病:超敏反应
      3. 3、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1. (1)淋巴细胞增多
          1. 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较高
          2. 病理性增多
          3. 绝对增多
          4. 某些病毒所致的传染病
          5. 慢性感染:结核病恢复期或中晚期
          6. 相对增多
          7.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2. (2)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免疫性缺陷
    3. 三、白细胞形态检查
      1. (一)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p48表)
      2. (二)外周血异常白细胞形态
        1. 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1. 核左移
          2. (1)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3. (2)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增高
          4. (3)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
          5. (4)分三级
          6. 轻度:>6%
          7. 中度:>10%
          8. 重度:>25%
          9. 核右移
          10. 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
          11. 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
        2. 2、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1. (1)大小不均:见于病程性较长的化脓性感染
          2. (2)中毒颗粒
          3. (3)空泡:发生脂肪变性或颗粒缺失的结果
          4. (4)杜勒体:是胞质局部不成熟的表现
          5. (5)核变性:包括核肿胀、核溶解及核碎裂
        3. 3、中性粒细胞的其他异常形态
          1. (1)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2. (2)棒状小体
          3. 有助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4. 急性粒细胞(1个)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多个)白血病可见到棒状小体,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无
        4. 4、淋巴细胞的异常形态
          1. (1)异型淋巴细胞
          2. Ⅰ型(空泡型)
          3. Ⅱ型(不规则型
          4. Ⅲ型(幼稚型)
          5. (2)具有卫星核
  4. 第二节 计数板的结构和使用
    1. 一、计数板结构
    2. 二、计数板的使用
      1. 准备计数板➡️稀释血液➡️充液➡️静置➡️显微镜计数➡️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3. 三、计数板使用质量控制
      1. 1、计数板
        1. (1)计数板合格性鉴定
          1. ①盖玻片检查:具有一定的重量,平整、光滑、无裂痕,厚薄均匀一致
          2. ②计数室深度:高度误差应在± 2%(± 2 μm)以内
          3. ③计数室划线:每个大方格边长的误差应小于1 %
        2. (2)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
          1. 以防污染,致使充液时产生气泡
        3. (3)加盖玻片
          1. WHO推荐采用推式法,能保证充液的高度为0.10mm
      2. 2、充液
        1. (1)充液前应适当用力、快速振荡细胞悬液30秒,使其充分混匀
        2. (2)一次完成充液
      3. 3、静置计数板
        1. (1)白细胞和红细胞一般静置2~3分钟
        2. (2)血小板计数沉淀10~15分钟
      4. 4、计数
        1. (1)若细胞严重分布不均匀,重新充液。白细胞不超过10 %,红细胞不超过5%
        2. (2)遵循计数原则
      5. 5、计数误差
        1. (1)技术误差
        2. (2)固有误差:细胞技术数量越多,计数范围越广,误差越小
  5. 第一节 血涂片制备和染色
    1. 一、血涂片制备
      1. (一)载玻片要求
        1. 清洁度: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2. 新载玻片须用清洗液( 1mol/L HCL)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
        3. 用过的载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合成洗涤剂的水中煮沸20分钟,冲洗干净晾干或烧于备用
      2. (二)血涂片制备方法
        1. 1、手工推片法
          1. 薄血膜推片法:①采血;②涂片;③干燥
          2. 厚血膜涂片法:适用于对寄生虫的检测
        2. 2、自动涂片法:用于大批量标本的处理
      3. (三)质量控制
        1. 1、良好血涂片的标准
          1. ①血膜由厚到薄逐渐过度,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末端呈方形或羽毛状无粒状
          2. ②血膜至少长25mm,至玻片两侧边缘的距离约为5mm,且边缘光滑
        2. 2、血涂片制备操作要求
          1. 涂片前
          2. ①载玻片:必须中性、洁净、无油腻、无划痕、边缘完整光滑
          3. ②血液标本:用毛细血管血或EDTA抗凝静脉血
          4. ③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制片
          5. 涂片中
          6. ①HCT增高时,血液黏度较高,用较小角度推片效果好
          7. ② HCT降低时,血液较稀,用较大角度和较快的速度推片效果好
          8. 涂片后
          9. 血涂片需及时干燥、固定,妥善保存
    2. 二、血涂片染色
      1. (一)染料
        1. 1、碱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如亚甲蓝、天青、苏木素等
        2. 2、酸性染料:阴离子染料,有伊红Y和伊红B
        3. 3、复合染料:如wright染料、Giemsa染料
      2. (二)染色方法
        1. Wright染色法
          1. (1)染色原理
          2. ①物理吸附与化学亲和作用
          3. ②甲醇的作用:溶解、脱水、固定
          4. (2)操作步骤
          5. ①标记: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画一条直线
          6. ②加wright染液:滴加染液3~5滴,染色I分钟
          7. ③加缓冲液:滴加等量(1.5:1)或稍多的缓冲液,染色5~10分钟
          8. ④用细的流动蒸馏水冲去染液,干燥后镜检
          9. (3)着色原理
          10. 碱性物质:与伊红结合染成红色,该物质称嗜酸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及嗜酸性颗粒等
          11. 酸性物质:与亚甲蓝结合而染成蓝紫色,该物质称嗜碱性物质,如淋巴细胞胞质及嗜碱性物质
          12. 中性颗粒:呈等电状,与伊红、亚甲蓝均结合,染成淡紫红色,该物质称嗜中性物质
          13. (4)质量控制
          14. 染色前
          15. ①血涂片:血涂片制备质量应良好,血膜彻底干透后方可染色,在涂片后1小时内染色
          16. ②染液质量:放置时间越久,亚甲蓝转变为天青B越多,染色效果越好
          17. 染色中
          18. 时间与浓度—染液浓度低、室温低、细胞多、有核细胞多,则染色时间要长
          19. pH—偏酸或者偏碱均可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20. 冲洗染液
          21. ①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
          22. ②流水不宜太快,水压不宜太高
          23. ③冲洗时间不宜过长
          24. ④若见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用甲醇或Wright染液溶解,但应立即用水冲洗
          25. 脱色与复染
          26. ①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Wright染液适当脱色
          27. ②染色过浅,可以复染,复染时先加缓冲液,后加染液,或加染液与缓冲液的混合液,不可先加染液。
          28. 染色后:需要评价染色效果,对染色不佳的涂片要寻找原因并及时纠正。
        2. Giemsa染色法
          1. (1)染色原理:加强了天青的作用,提高了噻嗪类染料的效果。
          2. (2)操作步骤:①标记;②固定;③染色
          3. (3)方法评价:对胞质成分及中性颗粒等着色较好,结构更清晰。
        3. Wright-Giemsa染色法
          1. (1)染色原理:以稀释Giemsa染液代替缓冲液,或先用Wright染色法染色后,再用稀释的Giemsa染液复染。
          2. (2)方法评价:染液变性快、易污染,为临床一般检验次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