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朝
    1. 夏朝的产生
      1. 大禹治水
        1. 过程
          1. 联合不同地域氏族不同部落的共同治水结果
          2. 暴力形式完成的权力的交替
          3. 中国原始社会晚期诸考古学文化不同程度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和武器,防御工事的发达事实,显示当时暴力已经成为解决分歧最经常使用和最为有效的政治手段。
        2. 结果
          1. 博得众多部落首领的拥护,拥有召集诸侯会盟和掌握军队、刑法等公共权力
        3. 影响
          1. 夏王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科学意义上国家的诞生,社会迈进了文明和青铜时代,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阶级社会的序幕。
    2. 夏朝发展
      1. 启与夷族冲突
      2. 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从禹至桀,夏王朝共传十四世十七王,约四百余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父死子继,附以兄终弟及的王朝世袭制度。
    3. 夏文化
      1. 探索
        1. 夏王朝存在的主要依据
          1. 《尚书》《诗经》《史记·夏本纪》、东周铭器文提到了大禹治水的事迹
          2. 甲骨文的发现印证《史记·殷本纪》
      2. 方法途径
        1. 考古学
        2. 多学科合作
          1. 文献学研究
          2. 更多地致力于对有关文献的可信性进行考证,结合有关文献对夏王朝记载的绝对年代、夏族的迁徙等进行研究
          3. 古文字学家
          4. 对夏、夏王或重要的地名有关的关键字进行辨识
          5. 考古学家
          6.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提供的线索,通过对田野考古发掘获得的实物遗存材料的分析研究
          7. 对夏文化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周邻相关的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有关文化特征和性质做出判断
          8. 地理学家
          9. 地望、地貌
          10. 天文学家
          11. 借助文献中记载的发生于夏王朝时期的重要天文现象,对“仲康日食”、“五星连珠”等天文现象发生的绝对年代进行推算
          12. 物理学家
          13. 运用测年技术对考古学提供的标本进行绝对年代测定
        3. 三方面研究
          1. 限定夏年范围
          2. 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之间
          3. 商王朝自汤至纣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多于夏王朝十四世十七王,所以夏年不可能多于殷
          4. 夏人活动地域
          5. 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6. 特定范围时空内寻找夏人的足迹
      3. 探索历程
        1. 20世纪50年代
          1. 中国考古学发展很快,中原地区河南境内从新时期时代中、晚期至商代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
          2. 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
        2. 20世纪70年代
          1. 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
          2. 对夏文化概念做出了初步的界定和公认二里头文化部分遗存世夏文化,标志着夏文化探索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主要收获
        1. 二里头文化——寻找夏文化的重要线索
          1. 徐旭在河南偃师发现二里头遗址
          2. 遗址面积约4平方公里,发现大型宫殿基址群、铸铜遗址、墓葬、灰坑等重要遗迹
          3. 二里头文化主要特征
          4. 作为生活用具中的陶器以灰色为主,作炊器的陶器中掺有沙砾,主要是为了避免加热时因热胀冷缩导致的破损现象。陶器上常见拍印绳纹,流行鸡冠耳饰和花边口沿;食器常见豆、三足盘,盛水器有大口尊、盆,酒器则有爵、盉。
          5. 二里头文化大致分为4期(形成、发展、繁盛、衰落);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至前1600年范围内,于夏王朝的起止年大体一致。
          6. 概要
        2. 夏代重要地望的限定
          1.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对夏王朝都邑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2. 位于伊洛平原上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以超常的范围、特有的文化内涵(大规模宫殿建筑和铸铜遗址、精美礼器和兵器)和延绵不断的发展,联系文献可判断夏王朝的都邑宰伊洛平原上,偃师二里头遗址世具体位置所在。
          3. 文献涉及夏文化分布区域内诸多所谓夏都,其中有些应是夏王朝根据形势需要设置的具有不同功用的城邑。
          4. 文献所见超出夏文化分布区域的夏都,至多可视为此地曾与夏王朝发生过某种程度的联系,也有可能世后人的附会。
    4. 夏史遗痕
      1. 等级社会
        1. 有关宫殿制度、墓葬制度、用玉制度和器物组合等方面的遗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夏礼。
      2. 社会经济
        1. 农副业
          1. 农具多样、粮仓规模大;动物遗骸表明人们从事渔猎活动和畜牧业。
        2. 手工业
          1. 铸铜技术规模大、有专门的制骨作坊、玉器制作工艺精致等
        3. 商业和交通
          1. 葬贝表示商业的出现
          2. 下带道路有两种工艺:碎陶片和石子/石板和鹅卵石
        4. 文化艺术
        5. 居住
          1. 大型宫殿、廊庑、门房、排水设施统一布局构成
          2. 一般地面建筑有隔间,木骨泥墙,居面上铺料,门外铺石子路。小型居址多为半地穴式。
          3. 居址附近常见不规则浅坑和圆形或椭圆形口、壁上有脚窝的水井。
    5. 标注
  2. 商朝
    1. 商朝起源
      1. 甲骨文和殷墟的发现,使得商朝走出传说变成信使
        1. 20世纪60年代先商文化的提出和探索(夏王朝时期以商族为主体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
          1. 先商文化的几个类型
          2. 漳河型
          3. 辉卫型
          4. 南关外型
          5. 保北型
          6. 二里岗下层型
          7. 鹿台岗型
      2. 名字的由来
        1. 与地望有关:“商丘”或“商县”,在古文献中“商”与“漳”古音相同,因此判定商族起源于漳河中游地区。
      3. 商族的迁徙
        1. “亳都”是先秦诸子文章中较多地记载着汤所居住的首都,也是跨越先商与早商的一代首都
    2. 都邑
      1. 《诗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1. 成汤世商朝的第一位王,”亳“是商王朝第一个首都
          1. 郑州商城·二里岗文化
          2. 早商文化,在先商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下带和其他我文化因素,经过改造创新发展起来的。
          3. 内外城墙、夯土台基、王室重器(杜岭方鼎)手工业作坊遗址
          4. 1978年邹横提出郑即亳,主要三点依据
          5. 郑州商城考古学编年可以容纳从成汤到仲丁迁隞前五世十王所经历的年代
          6. 文献《左传》、大量东周时期”亳“字陶文
          7. 与文献记载的与葛为邻、伐桀路线等地理位置相同
          8. 偃师商城
          9. 偃师商城世汤灭夏后所建的西亳
          10. 与郑州商城均属于商代早期的都邑
      2. 隞都
        1. ”九世之乱“,内忧外患,仲丁离开亳都迁徙隞都
          1. 小双桥遗址
          2. 遗址中心发现了数代商代中期的宫殿遗址建筑基址,夯筑结构与郑州商城基本相似
          3. 在遗址中发现的数十件防空石器在以往的商文化遗址中还没有发现,应当属于蓝夷、班方等东夷集团统治权力的象征。
      3. 相都
        1. 河亶甲迁相
      4. 邢都待现
      5. 盘庚迁于殷,后武丁正兴商
        1. 商代甲骨文出土于安阳小屯村(罗振玉、王国维)、1928年之后数十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及附近进行考古,确定殷墟。
          1. 殷墟出土了5500件以上的石器、24000多件骨器以及大量的陶器等等。
    3. 商史遗迹
      1. 等级差别
        1. 上层贵族
          1. 王室贵族:商王、诸妇、诸子、侯伯、大臣 大小官僚:多尹、百执事、邦伯师长 军事将领、史官等
        2. 平民
        3. 奴隶
      2. 氏族宗法
        1. 氏族即是社会成员额血缘组织,又是商王朝的基本的社会基层组织、商王朝的军事组织以及征收贡赋的基本单位。
      3. 社会经济
        1. 农业
          1. 五谷:黍、稷、稻、麦、豆
        2. 畜牧业和渔猎
        3. 手工业
          1. 金属制造业、陶瓷业、纺织业
        4. 商业
          1. 海贝、铜贝的发现、玉等
        5. 交通
          1. 车和船
  3. 周朝
    1. 西周
      1. 周族兴起
        1. 先周文化
          1. 文献《史记》、《国语》等记载,从后稷到武王克商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时间
          2. 陕西宝鸡斗鸡台遗址的发掘,苏秉琦认识到斗鸡台遗址的初期和中期遗存可能是建立西周王朝之前的遗迹
          3. 考古发现研究表明,周人立国以前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较高,已经掌握青铜铸造技术,有了文字,社会财富不均表明社会已经分化为不同的阶级,这些迹象说明先周文化属于青铜文化。
      2. 翦商大业
        1. 孟津之战
          1. 《史记·周本纪》武王(姬发)即为后对商王朝诸侯国进行一次试探,以观兵会盟为由,到达黄河一个重要渡口,许多方国到此参加会盟表示愿意听从周武王的号令
        2. 牧野之战
          1. 周军战胜了上商军,攻入朝歌城,纣王登鹿台自焚身亡,历时500余年的商王朝被推翻。
          2. 武王第 二年去世后,周公旦帮幼子稳住局势,继承武王遗志,将首都建立在雒邑,因此坐落在西面关中平原的首都镐京为“宗周”,而雒邑属于护卫宗周的屏障和镇抚东方的重镇,被称为“成周”。
          3. 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铭文记载武王克商的时间是“惟甲子朝”,印证了《尚书》等文献的记载,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前1046年为武王克商的年份
      3. 封邦建国
      4. 封国拂尘
        1. 卫国: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
        2. 管:武王之弟的封国
        3. 鲁: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
        4. 燕:召公始封(青铜器有“匽侯”字样)
          1. 西周初年随着武王封燕,北京地区正式纳入西周王朝的版图。
        5. 晋:小国唐(故绛)改为晋
          1. 天马-曲村是发现的大型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至少有七位晋侯的名字
        6. 虢国:河南三门峡上村岭
        7. 邢国:周公旦子,属于姬姓国,在河北邢台
        8. 应:周公所封
          1. 墓地位于平顶山
        9. 宜:宜侯=吴侯
          1. 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宜侯夨簋于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共有铭文120余字。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 铭文记载了康王之时改封虞为宜的事迹,宜侯就是虞侯。
        10. 周代称各王朝职官为内服,诸侯为外服,各诸侯国要根据同王朝的亲疏和远近关系,按期对周王朝觐、纳贡并出兵参与周王室的军事行动等。
      5. 王道衰微
        1. 民族积怨
          1. 《左传》、《春秋》《竹年纪书》以及伯簋、史墙盘都记载了昭王讨伐荆楚的战争。
        2. 社会对立
          1. 贵族阶层内部分化、奴隶强烈不满
        3. 诸侯坐大
          1. 周王室不断实行分封而地盘变小
        4. 概要
      6. 政治经济
        1. 宗法等级
          1. 周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2. 尊尊,尊其所尊,表示西周社会的政治关系
          3. 亲亲,亲其所亲,表示西周社会的血缘关系
        2. 社会经济
          1. 农业
          2. 手工业
          3. 有管理各种手工技艺的官员叫“百工”;手工业作坊和工匠都是有政府管理因此史称“工商食官”
  4. 思想文化
    1. 宗教礼俗
      1. 人、神沟通
        1. 占卜术
          1. 出现于原始社会,今天看到的是卜骨(出现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以动物骨骼经灼烧后,利用骨骼炸裂的痕迹来判断事情的凶兆。
          2. 甲骨占卜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贞问;卜骨背面施以圆形钻、多变形凿;背面灼烧使另一面裂变;通过纹来占断书契刻辞;最后将占卜文字收藏起来,留待验证;最后还要增刻验辞。
        2. 祭祀
          1. 商王朝率领人民事神,是利用宗教巩固王权统治,用以维护以商族为主体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权威性。
          2. 报祭:报德
          3. 登祭:农事收获之后的祭祀
          4. tong祭:以酒祭神灵
      2. 泛灵崇拜
        1. 天帝崇拜
        2. 自然崇拜
        3. 祖先崇拜
      3. 礼仪遗存
        1. 宗庙与祭坛
          1. 宗庙
          2. 目前在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遗址、陕西周原遗址均发现分别属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宫殿基址群,其中有些宫殿基址应属于宗庙遗存
        2. 牺牲
          1. 牛、羊、犬、猪、鹿、马、鱼、象
        3. 礼乐器
    2. 时代文章
      1. 文字
        1. 陶文
        2. 甲骨文
        3. 玉石文
          1. 书刻在具有礼乐性质的玉石器上的文字
        4. 金文
          1. 指在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有钟鼎文之称
      2. 文学
        1. 卜辞已经具有朴素的诗歌形式
          1.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2. 《诗经》
      3. 有册有典
        1. 册:像一束简形
        2. 典:像手捧册,宣读册命
        3. 西周时期的典册文字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周族史诗,主要保存在《诗经·大雅》里面
          1. 周人还依据商代流传下来的典册文字整理夏商周时代的誓诰文献。分为《虞书》、《夏书》、《商书》。记录当代历史的为《周书》
    3. 土木建筑
      1. 居住
        1. 半地穴式建筑
          1. 出现并流行于原始社会晚期
        2. 窑洞式建筑
        3. 一般地面式建筑
        4. 宫殿建筑
      2. 城郭
          1. 《墨子》记载夏都设有城墙,目前考古发现并没有
          1. 发现有城墙和护城垣
        1. 西周
      3. 墓葬
        1. 聚族而葬
        2. 墓祭
        3. 等级严格
          1. 卫侯墓地
          2. 河南浚县淇水北岸的辛村,五座大型墓,结构大体模仿商代晚期陵墓,有”中“字大道,没有腰坑,出土铜器上有”卫侯“的铭文说明这里史卫国始封所在地。
          3. 燕侯墓地
          4. 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北岸黄土上坡村,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坑
          5. 晋侯墓地
          6. 山西沃曲村,结构为带一条墓道呈”甲“字型
          7. 应侯墓地
          8. 河南平顶山滍阳岭上,一条墓道和四阶
  5. 商周青铜器
  6. 商周青铜器
    1. 单体人像
      1. 单体人像的身份大体可分为巫师(神人)与奴隶。巫师(神人)像大量发现于南方,以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数量最多。巫师(神人)像主要有跪坐与站立两种,显示出不同的身份特征或祭祀仪态。跪坐人像体量一般较小,身着短衣或赤裸半身,部分头戴冠饰,举有牙璋或青铜尊等礼器,应是安坐受祭的神像或正在举行仪式的巫师;但反缚手臂的跪坐人像则可能是地位低下的奴隶或战俘;此外,部分跪坐人像出土时有烧烤痕迹,可能是祭祀时的“人牲”。站立人像数量较少但体量较大,人像多髻发,头戴高冠,双手环握举于胸前,应是地位较高主持祭祀仪式的巫师或神人的形象。中原地区如宝鸡茹家庄所出站立铜人像造型与之大体相同,但无面具,面貌也更似常人。
        1. 商至西周时期的青铜奴隶像形体普遍较小,造型以蹲、跪为主,双手多作背负状,多作为盘、盉、鬲等容器的器足或器物的附属装饰,其身份应是从事劳动的奴隶、仆从、俘虏等地位低下之人。另有一类较为特殊的“刖人”像,如宝鸡茹家庄出土的刖人守门方鼎和闻喜上郭村出土刖人守囿挽车,受过“刖刑”的人蜷缩于门下作为器钮,此类人像流行时间较短,多见于西周时期。东周时期的青铜奴隶像造型出现变化,常见奴隶或仆从手持灯柄、盘柄或头部顶物等形象
    2. 人兽一体像
      1. 人兽一体铜像可分为人兽相伴和人兽融合两类。相较于单体人像,这一类铜像在商周时期更为常见,青铜容器、兵器与车马器上均有发现。题材上,多见人虎一体形象,如龙虎尊、虎食人卣等。此外,还有人蛇一体、人鸟一体等形象。通常表现为人首与兽头相叠,或某部位形变为兽态(禽态)等,呈现诡异狞厉之感。 关于人兽母题的文化内涵,学界多有争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张光直的“巫觋通天说”、李学勤的“神人合一说”、马承源与何新的“驱凶辟邪说”、巫鸿的“威吓说”、潘守永与林河的“人兽交合说”等。不论其真正内涵如何,人兽一体铜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崇神尚力的思想倾向。至东周时期,这一思想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骑骆驼、骑马等骑乘动物的铜人像,往日凝重的人兽一体形象逐渐减少,表现日常生活中人与动物互动的场景随之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