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大志
明大德
成大才
担大任
青春至美是担当,青年的担当是决定人生价值的最大砝码
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行。"这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另一方面,法治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思想道德
法律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特征
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人的本质是什么?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本质属性
社会属性
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人生目的
是对什么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人为什么活着
决定了什么?
人生道路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选择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自我价值
个体生存和发展
实现
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社会价值
社会存在和发展
实现
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错误人生观的弊端
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极端、狭隘和片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把小我融入大我,青年要怎样做
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人的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
理想的特征
超越性
实践性
时代性
信念的特征
执着性
支撑性
多样性
什么是最高层次的信念
信仰
理想信念的作用
昭示奋斗目标
催生前进动力
提供精神支柱
提高精神境界
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共产主义社会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实现按需分配
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
自觉躬身实践,知行合一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兴国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为什么
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凝聚民族复兴的磅薄伟力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骨肉同胞之爱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的本质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着力点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九二共识"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全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
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创新能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夯实创新基础,从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起步和入手
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改革创新实践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价值观
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
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生命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是什么?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的自我身心的有机统一
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公正
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爱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导向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先进性
人民性
根本特性
真实性
与以往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
社会主义
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
在理论上的虚伪性
在实践上的虚伪性
大学生怎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核心
为人民服务
原则
集体主义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
道德的功能
认识功能
规范功能
调节功能
道德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人服务
集体主义的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三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以正当合法的手段保障个人利益
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道德修养重在践行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向道德模范学习
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积极引领社会风尚
知荣辱
讲正气
作奉献
促和谐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司法的基本要求
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法律遵守
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我国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宪法是实现国家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个人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公平正义
权利保障
程序正当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权利行使目的的正当性
权利行使的必要限度
权利行使方式的法定性
权利行使的正当程序
尊重法律权威
信仰法律
遵守法律
服从法律
维护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