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篇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2.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3. 第一节 大脑:重新认识你自己
  4. 三重大脑
    1. 本能脑
      1. 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
    2. 情绪脑
      1. 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
    3. 理智脑
      1. 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5. 高低之分与权力之争
    1. 三重大脑的年龄类比
      1. 本脑已有近3.6亿年的历史(100岁)
      2. 情绪脑已有2亿年的历史(55岁)
      3. 利指导只有不到250万年的历史(不满1岁)
    2. 三重大脑的成熟时间对比
      1. 本能脑在婴儿时期就比较完善了(2岁)
      2. 情绪脑在青春期早期趋于完善(12岁)
      3. 理智脑在成年早期才基本发育成熟(22岁)
    3. 三重大脑的掌控力对比
      1. 本能脑与情绪脑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离心脏近可先得到供血
    4. 三重大脑的运行速度对比
      1. 本能脑与情绪脑运行速度极快,至少可达11000000次/秒
      2. 理智脑运行速度慢,最快为40次/秒,且非常耗能
  6. 成长问题
    1. 避难趋易
      1. 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在核心区域周边打转,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
    2. 急于求成
      1. 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7. 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
    1. 公司
      1. 公司经理
      2. 资历很老的员工
      3. 年富力强的员工
      4. 年轻没有威信
    2. 大脑
      1. 理智脑
      2. 本能脑
      3. 情绪脑
  8.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
  9.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1.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
    2. 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10. 让理智脑变强大
    1. 不意味着要抹杀本能脑和情绪脑,事实上他们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1. 本能脑强大的运算能力
      2. 情绪脑强大的行动能力
  11. 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他去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他们
    1. 公司
      1. 公司经理
      2. 资历很老的员工
      3. 年富力强的员工
      4. 学习知识、提升认知、运用策略
    2. 大脑
      1. 理智脑
      2. 本能脑
      3. 情绪脑
  12. 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
  13. 第二节 焦虑:焦虑的根源
  14. 焦虑之战
    1.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自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 或权利,或影响力
  15. 直面焦虑
    1. 完成焦虑
      1. 总是把日程安排的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面前
    2. 定位焦虑
      1. 在零基础阶段就直视该领域的能人现在的所作所为。错误的定位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
    3. 选择焦虑
      1. 选择太多,找不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或静不下心做做最重要的事
    4. 环境焦虑
      1. 一些外在环境限制导致的抵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
    5. 难度焦虑
      1. 面对让自己变强的核心困难,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16. 焦虑的根源
    1. 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1. 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2.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 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17.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18. 缺乏耐心, 是人类的天性
    1. 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问题,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是天生的属性
    2. 社会中的经营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19. 认知规律,耐心的倍增器
  20. 了解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改用理性这把客观之尺,则会极大地提升耐心
    1. 复利效应 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
      1. 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观点后会飞速增长
        1. 选择正确的方向,在积累的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 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地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2. 舒适区边缘 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
      1. 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才能高效成长
  21. 复利曲线和舒适区边缘是一对好朋友,可以让我们在宏观上看到保持耐心的力量
    1. 成长权重比
      1.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1. 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 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2. 成长权重比
    2. 学习的平台期
      1. 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是波浪式上升曲线
        1. 清楚上述规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 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我们选择继续坚持
  22.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23. 怎样拥有耐心
    1. 面对天性,放下心里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2.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3. 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1. 最高级的方法事情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