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
-
1 图示
- 儿童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
2 同化
- 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示中的认知过程。(图示发生量变)
-
3 顺应
- 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示或形成新的图示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图示发上质变)
-
4 平衡
- 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不断建构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
1 成熟
- 机体的成长,提供生理基础。
-
2 练习与习得经验
- 必要条件,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
-
3 社会经验
-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设计教育、学习、语言,依赖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
4 平衡化(决定因素)
- 心里发展的决定因素。
-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认知方式是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获得客体永久性。
-
2 前运算阶段(2~7岁)
- 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思维不可逆和刻板性,思维未获得物体守恒。
-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守恒性表现在同一性、可逆性、补偿性;去自我中心化;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刻板地遵循规则。
-
4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 抽象思维获得发展,接近成人水平。
-
(四)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
1 提供活动
- 活动经验,学生自发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自主发现新知识。
-
2 创设最佳难度
- 产生认知不平衡,解决不平衡,促进认知发展。
-
3 关注儿童的思维过程
- 根据儿童当前认知技能水平提供适宜学习活动,促进认知发展。
-
4 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
- 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
-
5 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
- 提供认识他人观点和换位思考的机会,实现去自我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