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2.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 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3.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 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的马克思主义
    2.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1.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 深刻改变了
        1.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 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3. 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1.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 彻底
        1. 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 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3. 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4.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6.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
      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
      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2. 第一章
    1.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2.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思想,标志着
    3. 遵义会议
      1. 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本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危急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4. 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什么
      1. 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
    7. 什么是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 群众路线
      1.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政治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
        1. 坚持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2.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 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9. 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
      1. 毛泽东
    10. 独立自主
      1. 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2. 坚持中国的问题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3.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外交道路
    11.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
    12. 毛泽东的历史功勋
    1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 第二章
    1.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 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1. 封建地主阶级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
      1. 无产阶级
    5.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 农民
    6. 城市小资产阶级
      1. 知识分子
      2. 小商人
      3. 自由职业者
    7. 三大法宝的出处
      1. 《<共产党人>发刊词》
  4. 第三章
    1. 新民主主义
      1. 主要经济成分
        1. 社会主义经济
        2. 个体经济
        3. 资本主义经济
      2. 领导地位
        1. 社会主义因素
      3. 主要矛盾
        1.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 农业改造的原则
      1. 自愿自利
      2. 典型示范
      3. 国家帮助
    3. 社会主义改造围绕的中心任务
      1.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生产关系
    4.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5.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阶级关系的最深刻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国从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5. 第四章
    1. 《论十大关系》确立的基本方针
      1.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著作是
      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 1957.2
    3.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是
      1. 两类性质
        1. 敌我之间/人民内部
      2. 专政
        1. 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对国家内部那些反对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政治权利,强制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3. 民主
        1. 讨论、批评、说服教育
    4. 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是
      1. 周恩来
  6. 第五章
    1. 邓小平理论形成条件
      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1.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3.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1.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4. 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解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也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在改革中始终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
      1.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2. 共同富裕
    6. 南方谈话意义
      1. 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
    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发展生产力
    8. 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
      1. 1981-1990 国民生产总值翻番,解决温饱问题
      2. 1991-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翻番 小康
      3. 21世纪中叶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生活富裕 现代化
    9. 改革开放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1.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10. 邓小平两手抓的理论🌟
      1.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3.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11. 一国两制构想从解决什么问题开始
      1. 台湾问题
    12. 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
      1.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13. 对外开放理论
      1.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2. 对外开放不仅是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开放。
      3. 对外开放要尊重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4. 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长期奋斗所得来的独立自主的权利
  7. 第六章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形成条件
        1. 在冷战后对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上提出
        2. 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2. 内在联系
        1.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2.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
        3. 本质是执政为民
    2. 十六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
      1. 三个代表
    3. 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1. 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4. 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 知识分子
    5.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
      1.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2.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3.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4.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 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 建设面向现代化的、面向世界的、面向未来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 弘扬民族精神
      5.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7.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1.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8. 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是
      1. 人民
    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1. 人民当家作主
    10. 十六大报告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
      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2. 政治文明
      3. 精神文明
    1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 最基本的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2. 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
      3.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持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2. 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重点
      1. 重点是坚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
    13. 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1. 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14. 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
      1. 脱离群众
    1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方针
      1.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16. 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8. 第七章
    1. 科学发展观
      1. 形成条件
        1. 在深入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出
        2. 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基础
        3. 深入分析国际局势,顺应国际发展,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
      2. 形成过程
        1. 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市场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完成
      3. 科学内涵
        1. 第一要义是发展
        2.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3. 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可持续
        4.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坚持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 保障和改善民生
    3.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
      1.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发展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4. 什么是以人为本、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 如何以人为本
        1.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发展为了群众,以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本
        2.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3.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4.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5. 正确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全面
        1. 全面性和整体性
      2. 协调
        1. 协调性和适应性
      3. 可持续
        1. 持续性和永久性
    6. 如何坚持统筹兼顾
      1. 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及改革开放
      2. 坚持统筹兼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3. 坚持统筹兼顾各方面,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
      4. 坚持运用创新思维运用科学办法,不断运用统筹兼顾,更好推动科学发展
      5.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又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7. 构建和谐社会总要求
      1.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9.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实现我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是
      1. 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