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1. 素质教育内涵
        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 教学观
        1.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2. 学生观
      1.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 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学生是完整的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3.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3. 教师观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载教师观
        1. 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1. 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 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请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3. 教师的专业发展
        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 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3.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 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经验
  2. 职业道德
    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 法律法规
  4. 《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