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
    1.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
    2. 2. 寿命超过一年
  2. 确认条件
    1. 1. 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2. 2. 成本可靠计量
  3. 初始计量
    1. 固定资产的成本
      1. 1.外购
        1. 成本:买价、税费(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其他使其能达预定使用状态前的费用(运输装卸安装保险等)
        2. 分录:购入需安装固定资产时 ,通过“在建工程”归集核算
      2. 2.自建
        1. 自营
          1. 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直接机械施工费,其他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
          2. 分录:核心科目“在建工程”,相关科目如工程物资、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原材料。
          3. 工程完工后剩余物资处置
        2. 出包
          1. 成本: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待摊支出(间接费用)
      3. 3.其他方式取得
        1. 1. 接受投资
        2.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
      4. 4.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1. 分录:弃置费用现值用“预计负债”反映在贷方,同时借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成本);发生弃置费用支出时冲掉
  4. 后续计量
    1. 固定资产折旧
      1. 范围
        1. 空间范围不提折旧
          1. 1. 己提足折旧 2. 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的土地 3. 更新改造过程期间(转入“在建工程”)
        2. 时间范围计提规则
          1. 当月增加,当月不提;当月减少,当月仍提
      2. 方法
        1. 1.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2. 2. 工作量法
        3.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4. 4. 年数总和法
      3. 分录
        1. 按用途,相关科目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支出/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出租业务)
      4. 复核
        1. 企业至少在年度终了对资产的使用寿命、净残值、折旧方法进行复合
    2.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1. 资本化
        1. 更新改造时将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停止折旧
      2. 费用化
        1. 如修理费用
    3. 固定资产的处置
      1. 终止确认条件 (满足之一即可)
        1. 1.处于处置状态 2. 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2. 会计处理
        1. 1. 核心科目“固定资产清理” 2. 报废清理(丧失使用功能、自然灾害毁损),借计营业外支出 3. 非报废清理(出售、转让),借计资产处置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