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 生产资料所有制
        1.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 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1.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 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1. 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
      2. 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 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2. 市场体系
      1. 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2.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行作用的基础。
      3. 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4. 市场调节有局限性, 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
  4.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 根本目的: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2. 优势的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2.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1. 主要经济职能之一:科学的宏观调控。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5. 坚持新发展理念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 贯彻新发展理念
      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
      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2. 现代化经济体系: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2.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3. 实施战略
        1. 乡村振兴战略
        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7.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1. 按劳分配为主题 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2.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3.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4. 收入分配是民生资源。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4点内容)
  8. 我国的社会保障
    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 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1.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2. 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3. 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4.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的特殊社会保障。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9.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0.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