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0-6岁 某一时间段,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如0-6岁没有良好发展,6-12岁还有弥补的机会
0-2.5岁
视觉
黑白>彩色
刚出生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口腔
半岁左右开始,2岁前结束
得不到满足会抢别人的食物、拿别人的、捡掉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无法学习
手
8、9个月开始
喜欢抓捏黏稠和软的东西
抓的过程:一把抓、二指抓、三指抓
表现盖笔帽、插吸管、按、拧、翻、拉、塞
走
7个月开始出现,2岁左右结束(不走要抱抱)
跳、上下坡、爬楼梯
空间
0-6岁
从高处拨拉志地下,寻找拿到高处,拨拉下来
塞东西进洞洞(1岁左右比较频繁)
垒高-推倒重复实践
对狭小空间感兴趣,钻衣柜里、桌子下
爬到高处、爬楼梯、爬桌子、爬栏杆
从高处往下跳
🌟孩子对环境的把握有天然的自卫意识,不要设置限制
细小事物
1岁半-2岁
对细微物感兴趣
🌟儿童对细小物的观察和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
秩序
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
直线式思维➡️不变的逻辑核心,可变的事物形式
模仿
语言➡️动作➡️个人气质特质➡️风格
行为➡️社会行为
自我意识
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尖叫等
尊重孩子考虑孩子自身的感受
审美
要求食物、用具必须完整
一半苹果、碎了的饼干,孩子都不接受,他想要完整完美的
纸折了、一笔画下去不满意、瓶盖没有了、冬天穿裙子
黑白球、卡
充分咀嚼,咬、尝不同软硬、材质干净的物品,不要阻止
提供不同触觉材质的物品,不要阻止
放弃成人的走路节奏、生活节奏,配合孩子
保护孩子,而不是唠叨、设置限制,不要经常把危险说给孩子,给孩子带来危机感,使孩子不敢尝试,变得胆小
孩子专注的时候不要打扰,陪同在孩子身边就好
保护、理解、尊重、协助孩子,给他提供一个有秩序的外在环境
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行为,让孩子去模仿不要阻止,放慢动作满足孩子模仿需求
理解孩子细腻、追求完美的心,用心体察孩子的不满,用适当方式帮助孩子
🌟2.5-3岁
建立概念
将认知感觉和语言配对
陪伴孩子,给他充分的空间满足他的探索
自我意识产生
私有意识,“这是我的”
家长不要谴责
小孩的语言与成人有区别,学会倾听
表现:打人、咬人、说不
秩序
呈现螺旋式上升三个阶段
为了秩序破坏而哭闹,秩序恢复就冷静
为了维持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的萌芽
为了维持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要尊重孩子,注意观察和倾听
学会倾听孩子,让他说清楚,不要随意打断和否决
已经发生了就陪伴孩子,让孩子哭,让他学会接纳 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
🌟3-4岁
执拗
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秩序,儿童会哭闹焦虑表现不可逆性
上楼梯不能大人先上,不能把衣服放在胳膊上,听到门铃必须孩子开
延续秩序
建构秩序后维护秩序
遵守内部的秩序,维护外部环境的秩序
如内、外部秩序被权威(大人)替代会丧失安全感
追求完美
每一件事都不能出错
食物完整、衣服全套
藏、占有欲
物品对换由此开始➡️人际关系
明白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
自我形成:我的东西➡️我的意识➡️无形的自我
人际关系
一对一的交换
帮助孩子建立原则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
🔹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
不要替孩子做主,强制给予或交换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通过自由选择伙伴,长期自由交换、对话、活动的过程而建立的
逻辑思维
不断追问为什么
为什么引导因果关系,探索逻辑链条
垒高
垒高、推倒、垒高
建立三维空间感觉
色彩
3-4岁
选择衣服、玩具的颜色➡️涂色、画画
绘画
4-5岁,持续1个月到1年不等
绘画是人类表达自我的一种语言形式
通过绘画描述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符号(点、线)➡️宏观的画(圆形、方形、轮廓)➡️细节
剪、贴、涂
有意识的使用工具
使用和发展手,高度专注
语言
对句子的意思感兴趣
重复或模仿别人的话
诅咒
语言是有力量的,最表现力量的是诅咒
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
理解,变通,成功 给足够的耐心和关照,学会安抚的技巧
不要强制改变环境和秩序
不要心烦,理解孩子,帮助孩子保护完美
耐心等待,满足孩子的需求
正确简洁的解答,答不出来如实告诉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不打扰,如孩子请求帮忙再介入
给孩子作画的空间,不打扰不干涉
鼓励、引导孩子
准备各种不同难度的剪纸、绘画图案
语言简明准确,给孩子良好人文环境
不要反应过于强烈,用美妙的语言代替输入
🌟4-5岁
出生
询问自己从哪里来
正面给孩子进行科学性的讲解
婚姻
发现婚姻关系的本质与核心:彼此相爱
对性别、自我、异性有了初步感觉
和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结婚
性别
对性别和身体的认识来自观察
5岁左右
男女的不同,对身体的好奇,了解身体部位名称、用途、结构,不同和相同
情感
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还关注别人是否爱他
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人际关系
从一对一交换食物玩具开始,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依恋
分类
对物感兴趣,因某个事物的兴趣一致聚在一起
对人感兴趣,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
身份确认
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装扮成公主、奥特曼、恐龙
审美
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
认真穿袜子、餐具不能有水、在外面不上卫生间
符号
对识字、拼读、认识符号感兴趣
不要用带图画辅助记忆的挂图
不要让孩子在不适合的年龄认字,要尊重孩子发育阶段
音乐
生来具有音乐品质
4岁左右,螺旋式发展
等待或寻找特别的音乐环境,包括音乐本身、音乐设备、共同感受音乐的人
绘画
生来具有绘画品质
支持并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毅力
不要大惊小怪,平等正常、科学地和孩子交流
告诉孩子准确的名称,拓展其他内容,这相处中纠正和发展
保护孩子的表达,让孩子没有障碍地用心和世界交流
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直到孩子需要再介入,介入后不是告诉孩子做什么,而是倾听、协助他们找出问题
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指责,和孩子一起分享
等待和陪伴
将识字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家具、用品上写字,外出时指着门牌、标识认字
不要不要逼孩子练乐器,顺其自然发挥孩子的天赋
🌟5-6岁
婚姻
5岁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明显
结婚这个概念需在生活中多次讨论 并在真实场合使用才能准确理解
异性朋友敏感期是在为成人做准备,是件心理和精神性的,使孩子变得向上、助人、自爱、自觉,使孩子经历快乐和痛苦,使孩子心理意识、社会意识上台阶
社会性兴趣
开始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充分体验规划后,孩子愿意建立规则,并遵守规则
延续交往
结束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
在选择朋友上有明显的精神倾向,相互表达爱意解除孤独,也开始从心理上对别人控制、反控制,出现了情感的依赖和沟通
动植物、实验、收集
开始热烈吸收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让孩子借助书本、节目,实践学习,给孩子自由发挥
数学逻辑
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借助数字经验开始推理
对无限的体验,百万、千万,亿……
书写
对符号、书写文学符号感兴趣
发现孩子敏感期,积极引导,不要过分强制
理解孩子,正确引导
自发形成,不要强制
通过书本等方式向孩子介绍礼仪,积极引导
家长专心地倾听,不要强制教学
利用加法板、减法板等工具协助孩子掌握关系逻辑
🌟6岁以上
一些螺旋式敏感期伴随孩子长到12岁
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空间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
小学孩子开始明显表现出理财、集体意识深入思考等
做孩子的朋友,引导孩子有问题询问,找人解决,会求助,给孩子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