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军事工业
“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民用工业
性质:地主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期待一定的抵制作用
弊端:学习西方的先进器物及科学技术,并没有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14-16世纪)
文艺复兴(14-16世纪)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性质: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事件:
但丁《神曲》,抨击了罗马教会的贪婪,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深刻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影响:
1.促进欧洲思想领域的繁荣
2.为欧洲是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
主要事件: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影响:
1.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导火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别称:“百日维新”,持续近100天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性质:资产阶级发起的救亡图存运动(资产阶级参政议政能力)
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弊端:只是一味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考虑中国本国国情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开始标志: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经过: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
结果
1689年,资产阶级获得革命胜利后,颁发《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使英国王室统而不治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
《权利法案》
以法律形式对过往的权利加以严格的限制、制约,规定未经国会批准去,国王不得征税、维持常备军以及干涉法律制定和执行
确立了议会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分歧可以在议会中解决,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辛亥革命(1894-1912)
主要事件
兴中会(1894)、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05)、机关刊物《民报》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
武昌起义(1911.10.10)
辛亥革命首场起义
宣扬民主共和思想(双十中学“双十”的由来。几年武昌起义和孙中山先生
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孙中山为临时总统
颁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采用民国纪年法,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X年=1911+民国Y年)
性质:资产阶级发起的中国历史上完全意义的近代民主革命
影响:
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千年封建帝制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制度
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解放人们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鼓励发展实业,短暂促进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及其工业体系的发展
4.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传播,废除封建旧习、陋习
弊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被推翻,中国仍然处于列强压迫统治阶段
没有完成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历史使命
法国大革命(1789-1794)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经过:1794年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
结果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发《人权宣言》,宣扬人权至上,公民的财产权等一切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影响: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人权宣言》
宣告人权、法制、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
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主要事件
《新青年》(《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先生创办于北京(1915)
《狂人日记》,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由鲁迅先生编写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学革命论》(陈独秀),倡导国民使用白话文新文学(文学革命)
《新青年》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用新文化浪潮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引入了中国
口号: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1.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2.为五四运动发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
3.打开了新思想发展潮流的大门,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4.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具有片面性
俄国十月革命(1917.11.7-8)
原因: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粮食的要求,俄国经济全面崩溃;继续参加“一战”,引起了人民的更大不满;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经过
彼得格勒起义:1917年11月,列宁来到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指挥起义。起义者在阿芙乐尔号发出信号后攻占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起义取得胜利。这时是俄历十月,被称为“十月革命”。
结果
苏维埃政权建立
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会议内容
1.宣告全部地方政权归当地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和谈
苏维埃政府的措施
1. 创建新政权机关
2. 组建红军
3.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企业收为国有;废除土地私有制)
4.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5. 退出一战
影响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五四运动(1919.5.4)
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山东半岛主权)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帝反封建性质)
主力:北京学生(休学、游行示威)→上海工人(大罢工)→社会各界
特点:中国的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秉承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影响: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以英国为中心辐射欧洲
主要发明
“珍妮机”纺织机(哈格里夫斯)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瓦特改良蒸汽机
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史蒂芬生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标志着“铁路时代”来临
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8世纪后期,美国、德国、法国相继进行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辐射世界
主要发明
电
爱迪生白炽电灯泡
“电气时代”
内燃机
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奔驰汽车)
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
影响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像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
罗斯福新政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内容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内容),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影响
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发展
增强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资源的调控能力
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没有改变美国原本的资本主义制度障碍,资本主义本质不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社会的矛盾
学习器物
学习思想文化
学习政治制度
学习器物
国际
中国
学习政治制度
学习思想文化
九年六班 刘嘉杰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