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红细胞检验
一、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结合
(一)检测原理
1、显微镜法:准备稀释液➡️采血和加血➡️充液➡️计数
2、血液分析仪法
(二)常用红细胞稀释液组成与作用
Hayem液
NaCl:调节渗透压
Na₂SO₄:防止红细胞黏附,增强红细胞悬浮性
HgCl₂:防腐
生理盐水
NaCl:等渗
1 %甲醛生理盐水
NaCl和甲醛(固定细胞形态)
(三)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4.0-5.5)×10¹²/L
成年女性:(3.5-5.0)×10¹²/L
(四)临床意义
生理学变化
增多
(1)缺氧
(2)雄激素增高
(3)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4)长期重度吸烟
(5)静脉压迫时间大于2分钟
减低
(1)生长发育过快
(2)造血功能减退
(3)血容量增加
(4)长期饮酒
病理性变化
增多
(1)相对性增多:绝对值无变化,相对于血浆而言。如呕吐、高热、腹泻、多尿、大面积烧伤等
(2)绝对性增多
①继发性增多:组织缺氧、EPO非代偿性增高
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②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肾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在缺陷
膜缺陷
酶缺陷
血红蛋白异常
红细胞外在异常
免疫反应引起贫血
机械性损伤
疾病所致溶血
(3)红细胞丢失: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
(4)药物引起的贫血
①抑制骨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药等
②引起维生素B12、叶酸吸收障碍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
③引起铁吸收障碍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等
④诱发溶血的药物:如头孢类、抗过敏药、水杨酸类等
二、血红蛋白测定(Hb)
(一)检测原理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 — 参考方法
2、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DS-Hb)测定法 — 次选方法
(二)质量控制
1、标本
2、器材及试剂:定期校准分光光度计
3、技术操作
4、废弃物的处理:HiCN转化液中氰化钾是剧毒,配置转化液时要按剧毒品管理程序操作
(三)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四)临床意义
轻度贫血:Hb<120g/L(女性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重贫血:Hb<30g/L
三、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一)检测原理
1、离心法
读取结果(从上到下):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层➡️还原红细胞层➡️红细胞层
常规方法
2、血液分析仪法
(二)临床意义
1、临床补液量的参考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指标
3、计算红细胞平均指数的基础
四、红细胞平均指数
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1)公式:MCV=HCT/RBC(×/L)×10^15
(2)单位:飞升(fl)
(3)参考区间:80~100
(4)临床意义
①单纯小细胞性贫血:降低。如慢性炎症、尿毒素等。
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降低。如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1)公式:MCH=Hb(g/L)/RBC(×/L)×10^12
(2)单位:皮克(pg)
(3)参考区间:26~34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1)MCHC=Hb(g/L)/HCT
(2)单位:g/L
(3)参考区间:320~360
4、临床意义
1、单纯小细胞贫血
MCV:降低
MCH:降低
MCHC:正常
如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降低
MCH:降低
MCHC:降低
如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等
五、红细胞形态检查的 临床意义
1、正常红细胞形态
(1)呈双凹圆盘形,大小相对均一,平均直7.2 μm
(2)Wright染色呈正色素性、向心性淡染
(3)中央部位为生理性淡染区,大小约为细胞直径的1/3
(4)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2、红细胞异常形态
红细胞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大红细胞:巨幼细胞贫血
(3)巨红细胞
(4)细胞大小不均
红细胞形状异常
(1)球形红细胞
(2)椭圆形红细胞
(3)靶性红细胞
(4)口红形红细胞
(5)镰性红细胞
(6)棘红细胞
(7)锯齿状红细胞
(8)泪滴形红细胞:骨髓纤维化
(9)新月形红细胞
(10)角形红细胞
(11)裂片红细胞
(12)红细胞形态不整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异常
(1)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
(2)高色素性:巨幼细胞贫血
(3)嗜多色性:溶血性贫血
(4)细胞着色不一
红细胞结构异常及排列异常
(1)豪焦小体: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2)卡波环: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3)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铅中毒
(4)有核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5)缗线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
(6)红细胞自凝
第五节 血小板检验
一、血小板(PLT)计数
1、方法评价
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草酸胺稀释液—首选稀释液
血液分析仪法: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
流式细胞仪法:ICSN推荐的参考方法
2、参考区间:(125~350)×10^9/L
3、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午后高于早晨;春季低于冬季;平原居民低于高原居民;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等
(2)病理变化
减少
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破坏过多: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布异常:脾大
先天性
增多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反应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
其他:脾切除
二、血小板形态检查
(一)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1.5~3 μm
(二)异常血小板形态
1、大小异常
(1)大血小板:直径为4~7 μm
(2)小血小板:直径<1.5 μm
2、形态异常
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1)血小板卫星现象
(2)血小板片状聚集
(3)血小板减少
(4)血小板功能异常
第四节 白细胞检验
一、白细胞计数
(一)检测原理
手工法
仪器法
(二)操作步骤
准备稀释液➡️采血和加血➡️充液➡️计数➡️计算:白细胞数/L=N/4 ×10 ×20 ×10^6=N/20 ×10^9
(三)方法评价
1、显微镜计数法:费时、重复性较差
2、血液分析仪法:重复性好,适用于大批量的标本集中检测
(四)参考区间
成人:(3.5 ×9.5)×10^9/L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 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一般上午较下午高
剧烈运动
妊娠及分娩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
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溶血
急性大出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白血病
(3)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病毒感染
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理化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脾功能亢进
2、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过敏性疾病:超敏反应
3、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
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较高
病理性增多
绝对增多
某些病毒所致的传染病
慢性感染:结核病恢复期或中晚期
相对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2)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免疫性缺陷
三、白细胞形态检查
(一)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p48表)
(二)外周血异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左移
(1)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2)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增高
(3)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
(4)分三级
轻度:>6%
中度:>10%
重度:>25%
核右移
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
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
2、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1)大小不均:见于病程性较长的化脓性感染
(2)中毒颗粒
(3)空泡:发生脂肪变性或颗粒缺失的结果
(4)杜勒体:是胞质局部不成熟的表现
(5)核变性:包括核肿胀、核溶解及核碎裂
3、中性粒细胞的其他异常形态
(1)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2)棒状小体
有助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急性粒细胞(1个)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多个)白血病可见到棒状小体,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无
4、淋巴细胞的异常形态
(1)异型淋巴细胞
Ⅰ型(空泡型)
Ⅱ型(不规则型
Ⅲ型(幼稚型)
(2)具有卫星核
第二节 计数板的结构和使用
一、计数板结构
二、计数板的使用
准备计数板➡️稀释血液➡️充液➡️静置➡️显微镜计数➡️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三、计数板使用质量控制
1、计数板
(1)计数板合格性鉴定
①盖玻片检查:具有一定的重量,平整、光滑、无裂痕,厚薄均匀一致
②计数室深度:高度误差应在± 2%(± 2 μm)以内
③计数室划线:每个大方格边长的误差应小于1 %
(2)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
以防污染,致使充液时产生气泡
(3)加盖玻片
WHO推荐采用推式法,能保证充液的高度为0.10mm
2、充液
(1)充液前应适当用力、快速振荡细胞悬液30秒,使其充分混匀
(2)一次完成充液
3、静置计数板
(1)白细胞和红细胞一般静置2~3分钟
(2)血小板计数沉淀10~15分钟
4、计数
(1)若细胞严重分布不均匀,重新充液。白细胞不超过10 %,红细胞不超过5%
(2)遵循计数原则
5、计数误差
(1)技术误差
(2)固有误差:细胞技术数量越多,计数范围越广,误差越小
第一节 血涂片制备和染色
一、血涂片制备
(一)载玻片要求
清洁度: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新载玻片须用清洗液( 1mol/L HCL)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
用过的载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合成洗涤剂的水中煮沸20分钟,冲洗干净晾干或烧于备用
(二)血涂片制备方法
1、手工推片法
薄血膜推片法:①采血;②涂片;③干燥
厚血膜涂片法:适用于对寄生虫的检测
2、自动涂片法:用于大批量标本的处理
(三)质量控制
1、良好血涂片的标准
①血膜由厚到薄逐渐过度,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末端呈方形或羽毛状无粒状
②血膜至少长25mm,至玻片两侧边缘的距离约为5mm,且边缘光滑
2、血涂片制备操作要求
涂片前
①载玻片:必须中性、洁净、无油腻、无划痕、边缘完整光滑
②血液标本:用毛细血管血或EDTA抗凝静脉血
③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制片
涂片中
①HCT增高时,血液黏度较高,用较小角度推片效果好
② HCT降低时,血液较稀,用较大角度和较快的速度推片效果好
涂片后
血涂片需及时干燥、固定,妥善保存
二、血涂片染色
(一)染料
1、碱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如亚甲蓝、天青、苏木素等
2、酸性染料:阴离子染料,有伊红Y和伊红B
3、复合染料:如wright染料、Giemsa染料
(二)染色方法
Wright染色法
(1)染色原理
①物理吸附与化学亲和作用
②甲醇的作用:溶解、脱水、固定
(2)操作步骤
①标记: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画一条直线
②加wright染液:滴加染液3~5滴,染色I分钟
③加缓冲液:滴加等量(1.5:1)或稍多的缓冲液,染色5~10分钟
④用细的流动蒸馏水冲去染液,干燥后镜检
(3)着色原理
碱性物质:与伊红结合染成红色,该物质称嗜酸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及嗜酸性颗粒等
酸性物质:与亚甲蓝结合而染成蓝紫色,该物质称嗜碱性物质,如淋巴细胞胞质及嗜碱性物质
中性颗粒:呈等电状,与伊红、亚甲蓝均结合,染成淡紫红色,该物质称嗜中性物质
(4)质量控制
染色前
①血涂片:血涂片制备质量应良好,血膜彻底干透后方可染色,在涂片后1小时内染色
②染液质量:放置时间越久,亚甲蓝转变为天青B越多,染色效果越好
染色中
时间与浓度—染液浓度低、室温低、细胞多、有核细胞多,则染色时间要长
pH—偏酸或者偏碱均可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冲洗染液
①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
②流水不宜太快,水压不宜太高
③冲洗时间不宜过长
④若见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用甲醇或Wright染液溶解,但应立即用水冲洗
脱色与复染
①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Wright染液适当脱色
②染色过浅,可以复染,复染时先加缓冲液,后加染液,或加染液与缓冲液的混合液,不可先加染液。
染色后:需要评价染色效果,对染色不佳的涂片要寻找原因并及时纠正。
Giemsa染色法
(1)染色原理:加强了天青的作用,提高了噻嗪类染料的效果。
(2)操作步骤:①标记;②固定;③染色
(3)方法评价:对胞质成分及中性颗粒等着色较好,结构更清晰。
Wright-Giemsa染色法
(1)染色原理:以稀释Giemsa染液代替缓冲液,或先用Wright染色法染色后,再用稀释的Giemsa染液复染。
(2)方法评价:染液变性快、易污染,为临床一般检验次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