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一家亲
-
促进民族团结
-
民族大家庭
-
民族政策
- 树立民族关系的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 民族方面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
- 社会主义民主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同等社会地位
- 受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 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显著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
家和万事兴
-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
支持发展
- 经济
- 西部大开发战略
- 兴边富民行动
- 社会
- 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文化
-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民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子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
维护祖国统一
-
反对分裂
-
要求
- 维护祖国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 维护国家安全。
-
一国两制
-
what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
内容
-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前提和基础
-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
香港,澳门
-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
台湾
- 基本方针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 原则
-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 纽带
- 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 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中国人 中国梦
-
我们的梦想
-
民族复兴梦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斗争,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如何认识中国梦
- 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目标
- 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
新时代 新征程
-
两个一百年
- 建党100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新中国成立100年。
- 2022-2035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历史意义
-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政治意义
-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世界意义
-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公司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指导思想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
共圆中国梦
-
圆梦大舞台
-
how
-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
自信中国人
-
“四个自信”
-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how
- 表现
- 对国家有认同
- 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 对文化有底气
- 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 对发展有信心
-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 心态
- 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 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 行动
- 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 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