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霜霉病
- 症状:最明显症状是叶片正面是褪绿斑,叶被产生霜霉状物;表面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斑点后变褐色;病斑常会形成大的斑块,病叶干枯死亡
-
流行规律
- 气候条件:影响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雨量和温度,低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 菌源量:种子带菌率高,不仅苗期发病重,也为成株期发病提供大量资源,引起严重发病
- 种植方式:大豆连作,田间菌源量大,发病重
- 品种抗病性: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环境适合,短时间内即可蔓延到全田。
-
大豆灰斑病
- 症状:叶片,①病斑刚出现时为红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②病斑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蛙眼状③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密集的灰色霉层,④严重时叶片布满斑点,互相合并,叶片干枯脱落
-
流行规律
- 气温15~30 摄氏度,有水滴和露水时易于病菌侵入,25~28摄氏度有两小时的露水时易流行
- 降雨和湿度条件也是流行的重要因素。
结荚盛期-鼓粒中期的降兩日数多,又有连续降雨,病粒率会增高。无兩条件下,病荚及病粒率均明显降低。
- 叶片上病斑的数量、大小与气候有关
- 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
-
大豆菌核病
- 症状:茎秆① 多从主茎中下部分叉处开始,水渍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向上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② 潮湿条件下,病部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其中有大小不等的鼠类状菌核,病茎内部中空。
-
流行规律
- 菌核在田问士壤深度了厘米以上能正常萌发,3厘米以下不萌发,随着深度的增加菌核萌发的数量递减
- 土壤湿度过饱和不利于菌核萌发,反而会加快菌核腐烂。
- 发生流行的适温为15-30°C,相对湿度85%以上。
- 当旬降水量低于40毫米,相对湿度小于80%时,病害流行明显减缓;当旬降水量低于20毫米,相对湿度低于80%时,菌丝停止生长,流行终止
- 一般菌源量大的连作地或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
大豆紫斑病
- 症状:叶片① 初为圆形紫红色斑点,扩大后变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褐色、暗褐色,边缘紫色,主要沿叶脉或侧脉的两侧发生。② 条件适宜时,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大斑。③ 严重时叶片发黄,湿度大时叶片两面均产生灰色、紫黑色霉状物。
-
流行规律
- 大豆生育期内多雨、高温发病重,特别是大豆结英期高温多雨,对籽粒危害重
- 低洼地比高岗地发病重;
- 过于密植,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病重。
- 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重。
-
大豆褐纹病(斑枯病)
- 症状:叶片① 典型症状是叶部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型,褐色或赤褐色小型斑,病斑略隆起,,中部色淡,正反两面稍有轮纹,病斑上有黑色小颗粒。病斑周围组织黄化。② 重的叶片病斑可合成褐色斑块,整个叶片变黄,病叶发展顺序是自下而上的发生,直至叶片脱落
-
流行规律
- 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的气传病害。
该病在我省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 6月中旬至7月上旬:气温偏低、多兩高湿、少日照,前期发病重;
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温较快、多雨、高湿,后期发病重。
-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 症状:叶片① 初为褪绿的小斑点,呈半透明的水渍状;后转为黄色至淡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有明显的黄色晕圈② 湿度大时在病斑背面有白色的菌脓溢出。
③病斑常会合成枯死的大斑块。
-
发生规律
- 主要在种子和土壤表层的病株残体中越冬,在土壤中不能越冬,病组织腐烂后病菌很快死亡。
- 播种病种子能引起幼苗发病,并借风雨进行再侵染
- 土壤湿度越大、土层越深,病菌死亡越快。
- 病原细菌从气孔侵入,在寄主叶组织的细胞间生长,病菌的黏液和寄主组织的汁液很快充满这些空腔,使病斑呈水渍状。病菌分泌出毒素使病斑周围形成黄色晕环
- 气温低、多雨露天气有利于发病,病菌也可由雨滴反溅带的叶片,也可在叶面潮温时通过田间作业传播。暴风兩有利于该病传播和侵染。
-
大豆食心虫
- 又名大豆蛀英蛾、豆英虫、小红虫等。
•食性单一,主要食害大豆,也为害野生大豆。
-
形态特征
- 成虫•暗褐色,前翅近长方形,在外缘近翅尖下方处稍有四陷,沿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线条与黄褐线条相间。
- 卵
•长约0.5mm, 扁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或桔红色,化前变成紫黑色。
- 幼虫
•共5龄,4~5天一龄。初化时黄白色,渐变橙黄色,老熟时橙红色。老熟幼虫体长8~10毫米。
- 士壤湿度影响化蛹和羽化率,士壤含水量10~30%能正常化蛹,土壤干旱、地面板结对化蛹不利:化頓后死亡率高,甚至不存活,水量达50%时对化蛹不利,甚至不能羽化。
•成虫盛期,连降大雨,影响正常活动,蛾量、卵量均减少
•上午多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茎秆上,受惊后才作短距离飞翔,一次飞行距离不超过5~6米,飞行高度在植株之上0.5米左石。午后3~4时开始活动,5~7时 最活跃。
• 田间可见“打团飞”现象。
可依此结合蛾量估测田间成虫盛期。成虫产卵
最适温度20~25°C,相对湿度为95%,高温干燥及低温多雨均不利于成虫产卵,相对湿度40%以 下卵孵化受抑制。
-
大豆蚜虫
- 成蚜、若蚜群集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刺吸为害。
形成鲜黄色不规则的黄斑,随后黄斑逐渐扩大,变为褐色。
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叶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莢减少。
豆粒干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整株死亡。
- •大豆蚜为不迁类蚜虫,有冬寄主和夏寄主。前者为鼠李等,生大豆等。
-
发生条件
- 1.越冬寄主分布及数量
•鼠李分布广数量多的地区,初发期一般较早,为害期较长。反之,则初发期偏晚。
•鼠李上的越冬卵量,直接影响次春豆田的蚜量。
- 2.气候条件
•4月 下旬到5月中旬,若气温高,兩水充足,利于鼠李的萌芽和生长,鼠李生长旺盛,则虫成活率高,繁殖力大。
•6月 下旬至7月上旬,旬平均气温20-24°C,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有利于蚜量增长,导致花期为害严重。
••高温高湿对发生不利,若5日平均气温在25度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常造成大量死亡。暴雨过后,常导致田间蚜量快速减少。
- 3. 天敌数量
••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食蚜蝇、草蛉、食虫蝽象、农田蜘蛛等。
•寄生性天敌:蚜茧蜂、蚜小蜂等。
•病原微生物:虫霉和白僵菌等。
- 4. 品种抗性
•有研究表明,大豆叶片内木质素含量高的品种抗蚜性较强。
•叶片内氮素含量与大豆蚜的发生量有密切的关系,大豆顶叶全氮量与田间百株蚜量呈正相关,百株蚜量较高的品种叶片内氮素含量高于百株蚜量低的品种
-
大豆红蜘蛛
- •成虫喜群集于大豆叶片背面吐丝结网并危害。
•先危害植株下部叶片,再向中、上部叶片蔓延。
•田间初为点片发生,后爬行或吐丝下垂,借风雨扩散,严重发生时可蔓延至全田。
-
发生规律
- 。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发生和危害。
•6~7月: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时,繁殖最快,危害也重。繁殖最适宜温度是28°C~30°C之间,超过32°C,对其繁殖不利,超过34°C,则停止繁殖。
•6~8月:降兩量和降兩强度对红蜘蛛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降兩量多、强度大,有抑制作用;低温、多雨、大风对发生不利,龙其是低温、暴兩
会使大豆红蜘蛛数量明显下降。
•大豆田间杂草多或植株稀疏的,发生较重。
•天政有食虫蓟三、熱虫、章蛉、捕食螨、小花蝽、猎蜻、农田蝴蛛等,对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苜蓿夜蛾
- 成虫:前翅黄褐色带青绿色,内横线棕褐色隐约不清,中横线较宽、
环纹由中央1个棕色点与外国3个棕色小点组成;肾纹棕色,不十分清楚背部有许多不规则的小黑点:源毛灰白色,沿外缘有7个新月形黑点。后翅淡黄褐色,中部有1个大型弯曲黑斑,外缘有黑色宽带,带的中央有1个白色至淡褐色斑。
- 幼虫:
1年2代,6月中旬出现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8月上、中、下旬
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可蜷成筒形,落地假死,有时幼虫心有退行习性
幼虫吐丝把大豆顶叶卷起,在其中蚕食。幼虫长大后不再卷叶,沿叶的主脉暴食叶肉,形成长而大的缺刻和空洞,幼虫日夜取食,以夜间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