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教育基础知识
    1. 教育的产生
      1. 教育
        1. 教育的属性
          1. 本质属性
          2.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3. 社会属性
          4. 永恒性
          5. 历史性
          6. 继承性
          7. 长期性
          8. 相对独立性
          9. 生产性
        2. 教育功能的三种类型
          1. 按作用对象划分
          2. 个体功能
          3. 社会发展功能
          4. 性质划分
          5. 正向功能
          6. 负向功能
          7. 呈现形式划分
          8. 显性功能
          9. 隐形功能
        3. 教育的起源
          1. 神话起源说
          2. 生物起源说
          3. 利托尔诺、 沛西 •能
          4. 心理起源说
          5. 孟禄
          6. 劳动起源说
          7. 米丁斯基、凯洛夫
      2. 教育学
        1.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2. 萌芽阶段
        3. 创立阶段
        4. 发展阶段
    2. 教育的发展
      1. 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受到的制约与影响
          1. 生产力
          2. 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3. 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4. 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5.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6. 决定教育的性质
          7. 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8. 教育的领导权
          9. 受教育权
          10. 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11. 文化
          12.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13. 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14. 子主题 3
          15. 人口
        2. 教育的功能
          1. 经济功能
          2. 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3. 科学知识在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4. 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5. 政治功能
          6. 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7. 促进政治民主化
          8. 创造一定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9. 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10. 文化功能
          11. 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12. 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13. 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14. 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15. 人口功能
      2. 教育与人的发展
        1. 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
        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 内发论
          2. 外铄论
        3.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 遗传
          2.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 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5.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生活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的发生变化
          6. 环境
          7.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8. 学校教育
          9.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0.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11. 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相对而言效果更好
          12. 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3.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5. 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16. 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 制度、目的、方法
      1. 教育制度
        1. 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 社会依据
          2. 人的依据
          3. 学制本身的因素
        2.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 双轨学制
          2. 欧洲国家都用过 英国为典型代表
          3. 单轨学制
          4. 产生于美国
          5. 分支学制 P50
          6. 俄国十月革命 苏联型学制
        3. 我国学制沿革
          1. 壬寅学制
          2. 清政府只颁布没实行
          3. 癸卯学制
          4. 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5. 壬子癸丑学制
          6. 男女同校 充实自然科学内容 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7. 子主题 1
          8. 壬戌学制
          9. 北洋政府。美国学制、六三学制
        4.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
          2. 1986年4月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3.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4. 最早产生 于1929年英国 耶克斯利 的《终身教育》
          5. 概念和体系化
          6. 20世纪60年代 法国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
          7. 最终形成
          8. 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9. 终身教育建立在四个支柱基础上
          10. 学会认知
          11. 学会做事
          12. 学会共同生活
          13. 学会生存
      2. 教育目的
        1.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1. 宗教本位论
          2.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 的宗教人士。
          3. 社会本位论
          4. 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 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5. 个人本位论
          6. 1.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2. 基本观点 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 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7. 教育无目的论
          8. 1. 代表人物 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2. 基本观点 杜威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且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9. 辩证统一论
          10. 1. 代表人物 辦证统一论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 2.基本观点 群证统一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数育目的要考感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给子个体自由的、充分的发展,并子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地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 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因 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2. 我国教育目的
          1.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2.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3.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
          4.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6.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7. 两客观
          8.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9.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10. 一主观
          11. 人们的教育思想
          12. 一理论依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 概要
      3. 教育研究的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6种
          1. 历史法
          2.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
          3. 教育行动研究
          4. 教育叙事研究
    4.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 教育学 独立出来的过程
        1. 培根
          1. 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 首次提出应该把教育学
          2. 子主题 2
        2. 康德
          1. 《康德论教育》
          2.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个课程
        3.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1. 《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 教育思想的演变
        1. 夸美纽斯
          1. 泛智教育
        2. 卢梭
          1. 自然主义教育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 归于自然
        3. 洛克
          1. 提出白板说 倡导 绅士教育
        4. 斐斯泰洛奇(慈爱的儿童之父)
          1.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主张
          2. 子主题 2
      3. 具体的理论
        1.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
          1. 提出四段教学理论
          2. 教育性教学原则
        2. 杜威
          1. 三中心论
      4. 小总结
        1. 斯宾塞
          1. 《教育论》
          2.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3. 提出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5. 有关第一章的简答题
      1. 简答题
        1.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2. 全民化
          3. 民主化
          4. 多元化
          5. 现代化
        2. 教育的文化功能
          1. 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 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3. 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 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 阶段性
          3. 不平衡性
          4. 互补性
          5. 个别差异性
        4.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更好
          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5.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2. 2 中学课程
    1. 课程概述
      1. 课程的概念
        1. 广义的课程
          1.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2. 狭义的课程
          1. 指某一门学科
      2. 课程的类型
        1. 学科课程
        2.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3. 分科课程
      3. 课程理论流派
        1. (赫尔巴特)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P81
          1. 1 以学科的逻辑体系为中心
          2. 2 主张分科教学
        2. (杜威)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1. 1 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 2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变化
          3. 3 课程应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与兴趣
        3. (布拉梅尔德)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 1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2. 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民主意识
          3. 3 教会学生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2. 课程组织
      1. 课程设计的概念
        1. 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安排合成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
      2. 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
        1. 目标模式(泰勒)
          1. 泰勒 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 “课程评价之父”
          2. 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O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3. 泰勒原理
          4. 确定目标
          5. 选择经验
          6. 组织经验
          7. 评价结果
          8. 基本评价
          9. 目标模式提出并发展丁一种至今最具权威的、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 的探究奠定丁基础。 优点:①目标模式提供丁可用于修改课程计划的反锁方式:②目标模式具有较强的操 作性:③目标模式把课程评价关注的焦点转向监个课程方案 缺点:①忽视了实际救学情况;②降低了师生在数育过程中处理问趣的自主性:③对 于无法被观察和测量的行为目标无法检验。
        2. 过程模式(斯滕豪斯)
          1. 基本观点
          2. 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3. 基本评价
          4. ①过程模式强调教育的功能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主而有 能力地行动;②过程模式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 空间;③过程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
      3.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 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4. 课程内容
        1. 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1.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2. 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即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 组织安排课程内容
          3.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 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素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 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
          4.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5. 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传统教育” 派主张根据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
          6. 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代教育”派强调要根 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背景等来组 织课程内容。
          7. 直线式与螺旋式
          8. 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逻镇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直线式的逻辑依据是课程知识木身内在的逻辑是直线前进的
          9.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 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的内 容的基础,后面呈现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螺旋式的 逻辑依据是人的认识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的发展规律,能够将 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
        2.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1.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2. 课程标准
          3. 教材
      5. 课程评价
        1. 目标评价模式(泰勒)
        2.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3. 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
        4. CSE评价模式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 核心理念
          1.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2.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
        2. 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型
        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 建立与素质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
        2. 小学阶段
        3. 高中阶段
        4. 综合实践活动
      4. 新课程改革的职业理念
        1. 子主题 1
      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
        1.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3. 评价内容综合化
          4. 评价标准分层化
          5. 评价方式多样化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7. 关注发展过程
  3. 3 中学教学
    1. 教学概述
      1. 教学的概念
        1. 教学与教育
        2. 教学与智育
        3. 教学与上课
      2. 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 教学时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 教学的任务
        1. 实质教育与实质教育
        2.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教学的首要任务
    2. 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1. 双边活动过程
      2. 教学过程的本质
        1.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 间接性
          2. 引导性
          3. 简捷性
          4. 教育性
      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1. 二者在教学中的关系
          2.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3.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4.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
        2.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1. 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2. 掌握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3.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4.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规律)
          1. 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2. 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 传授知识与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1. 二者在教学中的关系
          2.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4.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4. 教学过程的结构
        1. 引发学习动机(起始阶段)
        2. 领会知识
          1.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3. 教学原则和方法
      1. 8个教学原则 P113
        1. 直观性原则
          1. 直观教学的种类
          2. 实物直观
          3. 模象直观
          4. 言语直观
        2. 启发性原则
        3. 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4. 巩固性原则
        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
        6. 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7.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 因材施教原则
      2. 四类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为主
        2. 以直观感知为主
        3. 以实际训练为主
        4. 以情感陶冶为主
    4.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1. 7种教学组织形式
        1. 个别教学制
        2. 班级授课制
        3. 分组教学
        4.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5. 特朗普制
        6. 贝尔---兰卡斯特制
        7. 文纳特卡制
      2. 5个基本环节
        1. 备课 -------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 课外辅导
        5.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5. 教学模式
      1. 当代国外的主要教学模式
        1. 程序教学模式 斯金纳
        2. 发现教学模式 布鲁纳
        3.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布卢姆
        4. 暗示教学模式 洛扎洛夫
    6. 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的概念
        1. 子主题 1
      2. 教学评价的分类
        1. 根据实施的功能不同
          1. 诊断性评价
          2. 形成性评价
          3. 总结性评价
        2. 运用标准不同
          1. 相对性评价
          2. 绝对性评价
          3. 个体内差异评价
        3. 评价主体不同
          1. 外部评价
          2. 内部评价
  4. 4 中学生学习心理
    1. 认知过程
      1. 注意
        1. 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调节和监督功能
        2. 注意的分类
          1. 无意注意
          2.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 有意注意
          4. 子主题 1
          5. 有意后注意
        3. 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
          2. 注意的稳定性
          3. 注意的分配
          4. 注意的转移
      2. 感觉
        1. 感觉的种类
          1. 外部感觉
          2. 内部感觉
        2. 感觉的一般规律
          1. 感受性
          2. 绝对感受性
          3. 差别感受性
          4. 感觉阈限
          5. 绝对感觉阈限
          6. 差别感觉阈限
        3. 感觉的相互作用
          1. 感觉适应
          2. 视觉的适应
          3. 暗适应
          4. 明适应
          5. 嗅觉的适应
          6. 感觉对比
          7. 同时对比
          8. 继时对比
          9. 感觉后效(感觉后像)
          10. 视觉后效(视觉后像)
          11. 正后像
          12. 负后像
      3. 知觉
        1. 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种类
          1. 空间知觉
          2. 形状知觉
          3. 大小知觉
          4. 方位知觉
          5. 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6. 时间知觉
          7. 对时间的分辨
          8. 对时间的确认
          9.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10. 对时间的预测
          11. 运动知觉
          12. 真动知觉
          13. 似动知觉
          14. 动景运动
          15. 诱导运动
          16. 自主运动
          17. 运动后效
          18. 错觉
        3. 知觉的基本特征
          1. 选择性
          2. 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3. 整体性
          4. 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
          5. 理解性
          6.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
          7. 恒常性
          8. 对它的知觉保持相对稳定性
        4. 观察
          1. 观察的含义
          2.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3. 观察的品质
          4. 观察力的培养
          5.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6. 其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
      4. 记忆
        1. 记忆的概念
        2. 记忆的主要类型
          1.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2. 形象记忆
          3. 逻辑记忆
          4. 情绪记忆
          5. 动作记忆
          6.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
          7. 瞬时记忆
          8. 短时记忆
          9. 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10. 时间很短
          11. 容量有限
          12. 意识清晰
          13. 操作性强
          14. 易受干扰
          15. 复述是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
          16. 长时记忆
          17. 根据记忆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8. 陈述性记忆
          19. 程序性记忆
          20. 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
          21. 外显记忆
          22. 内隐记忆
        3. 记忆过程
          1. 识记
          2.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
          3. 无意识记
          4. 有意识记
          5. 根据识记的方法
          6. 机械记忆
          7. 意义记忆
          8. 保持
          9. 回忆或再认
        4. 遗忘
          1. 遗忘的原因
          2. 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
          3. 巴甫洛夫
          4. 干扰抑制说
          5. 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6. 前摄抑制
          7. 后摄抑制
          8. 动机说(压抑说)
          9. 弗洛伊德
          10. 提取失败说
          11. 图尔文
          12. 同化说
          13. 奥苏贝尔
          14. 遗忘的规律
          15. 艾宾浩斯
          16.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17.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 学习材料的性质
          19.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20.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21. 识记的方法
          22. 时间因素
          23. 情绪和动机
      5. 思维
        1. 思维的概念
        2. 思维的特征
          1. 间接性
          2. 概括性
          3. 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4. 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论
        3. 思维的品质
          1. 思维的品质是衡量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2. 思维的广阔性
          3. 思维的深刻性
          4. 思维的独立性
          5. 思维的批判性
          6. 思维的灵活性
          7. 思维的逻辑性
          8. 思维的敏捷性
        4. 思维的分类
          1. 思维的凭借物不同
          2. 直观动作思维
          3. 具体形象思维
          4. 抽象逻辑思维
          5.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
          6. 直觉思维
          7. 分析思维
          8.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
          9. 聚合思维
          10. 发散思维
          11. 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
          12. 常规思维
          13. 创造性思维
        5. 思维的过程
          1. 分析和综合
          2. 比较和分类
          3. 抽象和概括
          4. 具体化和系统化
        6. 思维的基本形式
          1. 概念
          2. 判断
          3. 推理
      6.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2.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 问题情景
          2. 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 已有知识经验——迁移
          4. 原型启发
          5. 情绪与动机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 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7. 表象与想象
        1. 表象的定义
        2. 表象的特征
          1. 直观性
          2. 概括性
          3. 可操作性
        3. 想象的分类
          1. 无意想象
          2. 有意想象
    2. 学习概述
      1. 学习的内涵
      2. 学习的分类
        1. (一)按照学习主体分类
          1. 动物学习
          2. 人类学习
          3. 机器学习
        2. (二)按照学习结果的分类(心理学家 加涅)
          1. 言语信息的学习
          2. 智慧技能的学习
          3. 认知策略的学习
          4. 态度的学习
          5. 动作技能的学习
        3. (三)按照学习意识水平的分类
          1. 内隐学习
          2. 外显学习
        4. (四)按照学习性质与形式的分类(奥苏贝尔)
          1.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 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 (五)按照学习内容分类
          1. 知识的学习
          2. 技能的学习
          3.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3. 知识的学习
      4. 技能的形成
    3. 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 认知学习理论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 学习心理
      1. 学习动机
      2. 学习迁移
      3. 学习策略
  5. 5 中学生发展心理
    1. 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育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 维果斯基的理论与教育
      3.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2. 中学生情绪与意志的发展
      1. 情绪
      2. 情感
      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4. 意志
    3.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1. 人格概述
      2. 人格的结构
      3. 人格特质理论
      4. 人格发展理论
      5.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4. 中学生的能力发展
      1. 能力的分类
      2. 能力的理论
      3. 影响能力的因素
      4. 能力的培养
    5. 中学生的异性交往
      1.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
      2. 中学生性心理特点
      3. 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6. 6 中学生心理辅导
    1.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2.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 中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2. 中学生的障碍性问题
    2.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1. 心理辅导的目标与途径
        1. 目标
        2. 途径
      2. 心理辅导的原则
      3.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4.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3. 压力和挫折
      1. 压力
        1. 压力产生的来源
        2. 压力调节的方法
      2. 挫折
        1. 挫折的应对
  7. 7 中学德育
    1.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1. 品德概述
        1. 实质
          1.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2.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 联系
          2. 内容来源
          3. 形成依赖
          4. 区别
          5.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6.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3. 心理结构
          1. 道德认识
          2. 情感
          3. 意志
          4. 行为
        4. 形成的一般过程
      2. 影响品德发展因素
        1. 外部条件
          1. 家庭教养
          2. 社会风气
          3. 内部群体
        2. 内部条件
          1. 认知失调
          2. 态度定势
          3. 道德认识
      3.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 子主题 1
      4.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 有效地说服
        2. 价值辨析
        3. 同伴约定
        4. 树立榜样
        5. 小组道德讨论
        6. 角色扮演
        7. 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2. 道德发展理论
      1.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1. 前道德阶段
        2. 权威阶段
        3. 自律阶段
        4. 公正阶段
      2.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1.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1.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2. 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2. 习俗水平
        3. 后习俗水平
    3. 德育工作
      1. 德育功能
        1. 个体性功能
        2. 社会性
        3. 教育性
      2. 德育的基本内容
        1. 政治素质
        2. 思想素质
        3. 道德素质
        4. 民主法治素质
    4. 中学德育过程
      1.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1. 教育者
        2. 受教育者
        3. 德育内容
          1. 子主题 1
        4. 德育方法
      2.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3.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5. 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1. 中学德育的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2. 疏导性原则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 知行统一原则
        5.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7.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 因材施教原则
      2. 中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 途径
          1. 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2. 课外、校外活动
          3. 社会实践活动
          4. 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 班主任工作
        2. 方法
          1. 说服教育法
          2. 榜样示范法
          3. 情感陶冶法
          4. 实际锻炼法
          5. 品德评价法
          6. 道德修养法
    6.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1. 生命
      2. 生活
      3. 生存
      4. 安全
      5. 升学就业指导
  8. 8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管理
    1. 群体与群体规范
      1. 群体概述
      2. 群体规范
      3. 群体的凝聚力
        1.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 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2. 群体的领导方式
          3. 群体内部的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
          4. 外部影响
      4. 非正式群体
    2. 班级管理与班主工作
      1. 班级概述
      2.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 子主题 4
    3. 课堂管理
      1. 功能
        1. 维持
        2. 发展
        3. 促进
      2. 基本模式
        1. 行为主义取向
        2. 人本主义取向
        3. 教师效能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
      3. 课堂气氛
        1. 类型
        2. 影响因素
      4. 课堂纪律
        1. 类型
          1. 教师促成的纪律
          2. 集体促成的纪律
          3. 任务促成的纪律
          4. 自我促成的纪律
        2. 发展阶段
          1. 反抗行为阶段
          2.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3. 人际纪律阶段
          4. 自我约束阶段
    4. 课外活动
      1. 特点
      2. 意义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 促进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个性化
        3. 课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 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3. 组织形式
        1. 群体性活动
        2. 小组活动
        3. 个别活动
    5. 人际关系
      1. 印象形成效应
      2. 有效沟通技巧
        1. 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 真诚
          2. 尊重与接纳
          3. 同理心
      3.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调
        1. 与家庭的协调
          1. 家访
          2. 班级家长会
          3. 家长学校
          4. 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
        2. 与社会的协调
          1. 依托社区教育委员会
          2. 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6. 教师心理
      1. 教师概述
        1. 教师劳动的特点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 连续性和广延性
          3. 长期性和间接性
          4. 主体性和示范性
          5.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 教师角色
        1. 教师角色的构成
        2. 教师角色的形成
          1. 角色认知
          2. 角色认同
          3. 角色信念阶段
      3. 教师的心理特征
        1. 教师的认知特征
        2. 教师的人格特征
        3. 教师的行为特征
      4.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1.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5. 教师成长心理
        1. 关注生存阶段
        2. 关注情景阶段
        3. 关注学生阶段
      6. 教师的心理健康
        1. 职业倦怠
          1. 情绪耗竭
          2. 生理耗竭
          3. 心理耗竭
          4. 去人性化
          5. 个人成就感低
  9. 出现的试题
    1. 教育基础知识考过的内容
      1. 辨析题
        1. 母猴带着小猴爬树这也是一种教育/7
        2.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P8
        3. 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总是积极的P10
        4. 遗传或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5
        5. 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59
        6. 狭义的教育是指“德育”/69
      2. 简答题
        1. 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p30
        2.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33
        3. 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47
        4.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53
        5. 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62
        6. 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64
        7.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69
        8.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69
        9.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69
      3. 分支主题 3
      4. 分支主题 4
    2. 2、中学课程考过的知识
      1. 辨析题
        1. 简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82
        2. 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划/89
        3. 子主题 3
      2. 简答题
        1. 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89
        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理论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93
        3.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领域/94
    3. 中学教学考过的知识
      1. 辨析题
        1. 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106
        2.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106
        3. 教学具有教育性/108
        4. 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111
      2. 简答题
        1.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规律/111
        2. 简述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120
    4. 中学生学习心理考过的知识
      1. 辨析题
        1. 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156
        2.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170
        3.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186
        4. 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191
        5. 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207
        6. 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207
        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223
        8. 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234
        9. 学习的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234
      2. 简答题
        1.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164
        2. 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170
        3.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73
        4. 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186
        5. 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193
        6. 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199
        7.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216
        8. 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220
        9. 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230
        10. 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233
        11. 简述元认知策略的种类/244
      3. 分支主题 3
      4. 分支主题 4
    5. 中学生发展心理考过的知识
      1. 辨析题
        1.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段/257
        2. 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影响较大/289
      2. 简答题
        1.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82
      3. 分支主题 3
      4. 分支主题 4
    6. 中学生心理辅导
      1. 简答
        1. 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309
        2. 减数压力的来源/315
    7. 中学德育考过的知识
      1. 辨析题
        1. 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323
        2. 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333
        3.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336
        4. 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338
        5. 德育的起点就是提高道德认识/340
        6.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348
      2. 简答题
        1.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323
        2. 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325
        3.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40
        4. 简述德育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呢要求/347
        5.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53
        6.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357
      3. 分支主题 3
      4. 分支主题 4
    8. 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考过的知识
      1. 辨析题
        1.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365
      2. 简答题
        1.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76
        2. 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396
        3.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404
        4.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