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
    1. 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2. “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3. 尊礼崇儒,辅以佛道
    4. 理学兴盛,书院兴盛
  2. 育士制度(官学教育改革)
    1. “三次兴学”
      1. “庆历兴学”—范仲淹
        1. 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2. 改革科举考试:注重策论、诗赋、经学
        3. 创建太学:引进“苏湖教学法”
      2. “熙宁兴学”—王安石
        1.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2. 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设置学官、拨充学田
        3. 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一技之长人才
        4. 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3. “崇宁兴学”—蔡京
        1. 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2. 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3. 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4. 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5. 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2. 教学方法改革
      1. 三舍法-王安石
        1. 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2. 新生先入外舍、升入内舍、升入上舍、取代科举
        3. 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太学地位,是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2. 苏湖教学法-胡瑗
        1. 经义斋:儒家经义“明体”
        2. 治事斋:治兵、治民、水利、算数“达用”
        3. 目标: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4. 方法:联系实际
      3. 积分法
        1. 累计学业成绩
  3. 育士制度(书院发展)
    1. 产生与发展
      1. 唐朝末期出现书院
      2. 宋朝书院制度化
      3. 元朝书院遭到政府控制
      4. 明朝书院讽刺朝政
      5. 清朝书院官学化倾向严重
    2. 白鹿洞书院
      1. 朱熹修复,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标志书院制度化形成
      2. 教育目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 治学顺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
      5.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6.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特点
      1. 精神:自由讲学
      2. 功能:育才、研究、藏书
      3. 组织:私办、公办、私办公助
      4. 教学:讲学活动是主要内容;教学研究相结合、形式多样、讲会制度盛行、门户开放、躬亲实践
      5. 学生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6. 师生关系:尊师爱生
      7. 制度:《白鹿洞书院揭示》
      8. 发展倾向:官学化,科举考试附庸
      9. 作用:促进理学发展和学术文化繁荣;丰富学校教育类型;学术发展重要动力;教育史宝贵遗产
  4. 育士制度(私塾与蒙学教材)
    1. 私塾
      1. 含义:民间私人所办蒙学,承担文化知识和封建道德教育任务
      2. 种类:家塾、学馆、义塾(规模最大)、专馆
      3. 特点:打基础(教育宗旨);行为习惯(行为培养);兴趣(学习动机);文化知识与伦理道德并重(教学内容);识记与领悟并重(教学方法);个别教学(组织形式)
    2. 蒙学教材
      1. 发展:第一阶段(周~唐):多为综合性读物,以识字为主,《史籀篇》最早的蒙学教材;第二阶段(宋元):繁荣期,按专题分类编写
      2. 种类:识字教学类:王应麟《三字经》;伦理道德类;历史教学类、诗歌教学类:陈淳《小学诗礼》;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类
      3. 特点:内容形式多样化;注重儿童心理特点;学者亲自编写,提高教材质量;联系日常生活;重视汉字特点;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5. 选士制度
    1. 科举地位提高,罢察举制
    2. 考试规模扩大
    3. 考试内容改革:《三经新义》
    4. 考试周期改为三年一试
    5. 确定殿试为定制,实行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殿试
    6. 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锁院、别头、糊名、誊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