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佛教自古就称作为心性之学,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心里剖析 心灵净化 改善 提升。
      1. 佛教南传 汉传 藏传从理论到实践
      2. 佛教心理学已走过2500多年,指引方法 降伏烦恼 调御心行 乃至明心见性,正念学影响最大。
  2. 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佛法冶疗心理疾病的方法,而修行就是一个治病的过程
    1. 1.四谛法门:根据自身的修行经验 生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修行总结为苦行灭道四谛法门
      1. 苦的根源:1.看到痛苦的现实2.明了这种痛苦来自身的迷惑和烦恼3.知道健康的生命状态是觉醒 自由和喜悦和
      2. 解决方法:八正道展开正见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念正定八正道来落实
    2. 2.声闻乘和菩萨乘修行上的不同之处
      1. 声闻乘;发出离心成就个人解脱。在修行上偏向对负面力量的止息,比如讲无常,讲苦、讲定、讲空侧重于否定。涅槃就是修行的终点。
      2. 菩萨乘:不仅有负面的否定,还重视正向的开显。不仅自己走出离轮回,走向觉醒,还要帮助众生走向觉醒
    3. 3.因缘因果:佛教治疗心理的疾病的原理,就是“因缘因果”
      1. 痛苦源头:错误观念也是痛苦的源头之一
      2. 解决方式: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正见指引,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不能是有效
      3. 结言:探寻痛苦的真正成因,从而找出治疗方法,对症下药,这是佛教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思路
    4. 4.佛陀的重大发现:
      1. 前提:每个人都有觉悟的潜质,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可以完成对生命的自我治疗。因为生命本就是清净、快乐和自由的,只是被无明所惑,才会颠倒梦想,烦恼重重。
      2. 解决方法;菩萨乘的核心,就是引导开友生命内在的觉醒和潜力
      3. 结言:真正的健康者,一方面是彻底断除迷惑烦,一方面是圆满开发觉悟潜质。
  3. 佛教对心的认识
    1. 1.意识和潜意识:
      1. 阿含和唯识经论主要从妄心进行论述。尤其是唯识宗,将心理活动分识十十一心所,阐述得最为详尽。
        1. 八识:眼耳鼻舌身意 未那识 阿赖耶识
        2. 第七未那识和第八识属于潜意识;
          1. 末那识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潜在的自我意识
          2. 阿赖耶识就是生命载体,相当于一个容量无限大的库存。轮回的载体,贯穿整个生命的延续过程,无休无止,不曾少息,而前六识都会中断。
    2. 2.烦恼和解脱的心理:
      1. 佛教对心理的归纳
        1. 1.普通心理受是情感
          1. 苦(生理)
          2. 乐(生理)
          3. 忧(心理)
          4. 喜(心理)
          5. 舍(不苦不乐、无忧无喜则称为舍受)
        2. 2.不善的心理,佛教称之为烦恼,即扰乱内心的力量。
        3. 3.善的心理,与解脱相应的心理,比如戒定慧。又以慧为根本,即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认知。
          1. 心理学界有关正念介绍,比如怎么用心,怎么操作往往偏向技术层面。禅修本身就是一门调心的技术,但这种技术离不开正见。
          2. 念之后是定,即选择某个心理状态后安住其中,不断地熟悉和重复,让正念成为内心的常规状态,而且是最稳定的常规状态。
      2. 总结:佛法告诉我们,只要摆脱外在的依赖,消除内在的躁动,心本来就是平衡的,自足的。就像虚空,不需要支撑,也不需要平衡。
      3. 定的修行:需要通过禅.定的修行,将心专注于一点或呼吸,或佛号,让其他种种妄念因为得不到支持而沉下来。
    3. 3.真心:一切众生有佛性都能成佛。这是立足真心来展开修行,和妄心系统的经论有着不同的契入点。
  4. 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1. 佛教所有法门修行,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其治疗目标,一是彻底解决内在的贪嗔痴,二是圆满开发生命的良性品质,即大智和大慈悲。
      1. 三德
        1. 断德:彻底断除烦恼,即涅槃的功德
        2. 智德:大智慧的开显,成就根本智和后得智
        3. 悲德:大慈悲的成就,对一切众生起无限慈悲
      2. 二利
        1. 自利和利他
    2. 1.皈依 内在的三宝,相信自身就具有觉醒的本质
      1. 1.以佛陀为健康人的榜样
      2. 2.对佛法建立完全的信任
      3. 3.具德善知识为导师,通过依法修行来完成治疗
    3. 2.发心
      1. 发展什么心理,这是代表对生命目标的选择。
      2. 怎么做:怎么成就这些品质?需要从发心开始
      3. 结言:从心理治疗来说,发心就是要生起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接受治疗。
    4. 3.戒律和忏悔
      1. 佛陀设立戒律的意义,不是为了约束谁,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
      2. 结言:很多人之所以产生心理疾病,就是犯错后不懂得忏悔,从而使,心结越来越重,不良习气越来越深,最后积重难返,酿成疾病
    5. 4.布施 忍辱 和正见
      1. 菩萨道修行: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这些都是心理冶疗的有效手段。
        1. 布施:通过施舍来解除执著
        2. 忍辱:是通过接纳来消除嗔心
          1. 在遇到逆境时智慧进行观照,然后理解它 接纳它,而不是本能地产生对立。
          2. 佛教让我们对任何事都要理性的接纳,智慧地处理而不是消极的逃避。
          3. 般若就是正件,也是六度的核心,只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导下,才会成为佛道的资粮。
          4. 结言:一切都是条件的假相,是缘生缘灭的,由此减少对世界的贪著。进而通过禅修,将这种落实到心行,开发内在空性的智慧,在根本上解决生命的问题。
  5. 总结:佛教不仅解决贪嗔痴产生问题还要解决贪嗔痴本身,进而开发生命内在的良性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