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犯罪的概念
    1. 犯罪是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2. 犯罪的特征
    1. 实质特征
      1.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 形式特征
      1. 刑事违法性
    3. 法律后果
      1. 应受刑罚惩罚性
  3. 犯罪但书规定的意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 反面:认定犯罪不仅要准确定性,而且要合理定量
    2. 正面:是区分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3. 二拖三:有利于缩小犯罪的范围,避免给轻微的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力量打击严重的违法行为即犯罪
    4. 一拖四:与总则定量要求相呼应,刑法分则特意规定了程度方面的限制要件(eg.数额较大)
  4. 犯罪的定义
    1. 实质定义
    2. 形式定义
    3. ☑️实质和形式相结合的定义
  5. 定罪标准:犯罪构成(1个概念,2种分类,3大特征,4项意义,4个要件)
    1. 概念
      1. 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总和
    2. 分类
      1. 基本犯罪构成对修正犯罪构成
      2. 标准犯罪构成对派生犯罪构成
    3. 特征(罪刑法定)
      1. 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
      2. 具备犯罪构成要件是适用刑罚法律后果的前提
      3. 犯罪构成的诸要件是由刑法规定的
    4. 意义(定罪联系量刑,理论联系实践)
      1. 定罪:犯罪构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准绳 (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重罪与轻罪的标准)
      2. 量刑:通过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重罪与轻罪,为正确量刑提供根据
      3. 理论:犯罪构成是刑法理论的核心和刑法理论体系的基础
      4. 实践:强调以犯罪构成定罪量刑,有利于贯彻法治原则,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准确惩罚犯罪
    5. 要件
      1. 犯罪客体
        1. 概念
          1. 1犯罪行为侵害的,2受刑法保护的3社会利益
          2. 拆解出三个内容
        2. 体现
          1. 刑法条文明确规定
          2. 通过犯罪客观方面反映
        3. 分类
          1. 一般客体
          2. 同类客体
          3. 直接客体
          4. 简单客体
          5. 复杂客体
        4. 意义
          1. 对定罪
          2. 对犯罪形态
          3. 对罪数关系(禁止重复评价,且坚持全面评价)
      2. 犯罪客观方面
        1. 危害行为
          1. 概念
          2. 形式(区分标准)
          3. 作为
          4. 不作为
          5. 成立条件:应为 能为 不为,且主观上有犯罪故意或犯罪过失,主客观相统一
          6. 特征
          7. 有体性
          8. 有意性
          9. 有害性
        2. 犯罪对象
          1.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2. 是否为犯罪的必备要件不同
          3. 在具体犯罪中是否实际受到侵害不同
          4. 是否可以决定犯罪性质
          5. 是否可以决定犯罪的分类
        3. 危害结果
          1. 是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
          2. 意义
          3. 实害结果的意义
          4. 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
          5. 是某些犯罪的既遂条件
          6. 是某些犯罪及加重法定刑的适用条件
          7. 危险结果的意义
          8. 以发生某种实害结果的现实危险作为某些犯罪的既遂条件
        4. 因果关系
          1. 作用
          2. 归因而非归责
          3. 特征
          4. 客观性
          5. 相对性
          6. 必然性
          7. 复杂性
          8. 认定思路
          9. 无介入因素
          10. 直接认定因果关系
          11. 有介入因素
          12. 正常不中断,异常看作用;作用大中断,作用小不中断,作用相当,多因一果
        5. 时间地点方法
      3. 犯罪主体
        1. 自然人主体
        2. 刑事责任年龄(4分法)
          1. 子主题 1
        3. 刑事责任能力(4分法)
        4. 单位犯罪
          1. 主体条件
          2.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3. 原则上不要求具有法人资格,但私营独资企业必须具有
          4. 内部机构、分支机构满足条件也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
          5. 主观条件
          6. 体现单位意志
          7. 为了单位或大多数成员的利益
          8. 既能构成故意犯罪,也能构成过失犯罪;既能构成作为犯罪,也能构成不作为犯罪
          9. 类型
          10. 纯正单位犯罪
          11. 不纯正单位犯罪
          12. 处罚规定(无论如何都要惩罚自然人)
          13. 原则双罚
          14. 例外单罚
          15. 单位合并追究原单位
          16. 单位死掉(三销一破产),按单位犯罪追究相关自然人责任
          17. 共同犯罪
          18. 两个单位共同犯罪必须区分主犯从犯
          19. 除此之外可以不区分主从犯
      4. 犯罪主观方面(详见主观方面逻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