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概况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总体轮廓
        1. 平均半径6371km
        2. 赤道一带稍微凸,出南北半球也不对称,表面凹凸不平,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旋转椭圆体
        3. 宏观上:地球仍然是近似球形的球体
      2. 地球的表面形状
        1. 海陆并存,七三分
        2. 地面起伏大
    2.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 密度
        1. 平均密度:5.517g/cm3
        2. 地表岩石密度2.65g/cm3
        3. 地心密度:13g/cm3
        4. 地球的密度和深度正相关,在2900km处呈跳跃式变化
      2. 重力
        1. 概念:某处所受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2. 重力变化
          1. 随纬度增加而增加,随高度增加而变小
          2. 从地表到地下2900km的核慢界面,重力大体随深度增加略有增加,但有波动,在核慢界面上达到极大值,再往深处去,各个方向上引力趋向平衡,重力逐渐减小到零
          3. 重力异常
          4. 理论重力值: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旋转椭球体,并且内部密度无横向变化,所计算出的重力值
          5.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的差值
          6. 正异常:密度大,金属矿
          7. 负异常:密度小,煤,石油,盐类等矿床
      3. 地磁场
        1. 概念:磁力线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分布
        2. 地球的三要素
          1. 磁场强度
          2. 磁偏角:偏东为正,偏西为负
          3. 磁倾角: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
        3. 古地磁
          1. 记录于岩石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
          2. 记录于岩石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
        4. 地磁异常
          1. 实际测量的地磁场与正常磁场的差异
          2. 正异常:铁镍矿
          3. 负异常:反磁性物质,如石油
      4. 地热
        1. 概念: 地球内部储藏的巨大热能
        2. 地热分层
          1. 外热层(变温层)
          2. 常温层(恒温层)
          3. 内热层(增温层)
          4. 地热梯度:每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
          5. 地热梯度:每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
          6. 地热增温规律只适用于地壳或岩石圈
        3. 大地热流
          1. 概念:地球内部热能从地球深处向地表的传输
          2. 特征
          3. 大陆和海洋的平均地热流值基本相等
          4. 地热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5. 大洋:自洋中脊至海沟地热流值递减
          6. 大陆:不同时期形成的岩石或大地构造单元,从古到新,地热流值由低 到高
          7. 地热流值与岩石圈的厚度负相关
          8. 地热异常
          9. 地热异常区:地热流值或地热梯度高于平均值的地区
          10. 地热田:具有地热的地表显示或地热异常现象的地区
          11. 地热田中热水形成条件:热源、水源、储水层、盖层、通道
          12. 地热来源
          13. 放射性元素衰变
          14. 重力位能降低热
          15. 地球残余热
      5. 压力
        1. 围压:压强随深度增加压力不断增加。深部随着岩石密度的加大,静岩压力增加得更快些。
      6. 地球的弹塑性
        1. 弹性表现
          1. 传播地震波 固体潮
        2. 塑形表现
          1. 固体椭球体 岩层褶皱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外部圈层
      1. 水圈
      2. 大气圈
      3. 生物圈
    2. 内部圈层
      1. P波传播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2. S播传播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3. 通过不同物理性质的介质,地震波的路径和波速均发生变化
      4. 莫霍面:P波、S波波速急增
      5. 古登堡面: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 内部圈层的划分
      1. 地壳
        1. 物质组成
          1. 各种化学元素,且在地质条件下可以迁移
          2. 克拉克值相差极为悬殊
          3. 硅酸盐最多
        2. 地壳厚度
          1. 各处厚度不一,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
        3. 地壳结构
          1. 康拉德面
          2. 界面之上密度小 为花岗岩,硅铝层(氧硅铝钾纳,不连续)
          3. 界面之下密度大,为玄武岩,硅镁层(氧硅铝镁铁钙,连续圈层)
          4. 地壳类型
          5. 大陆型地壳
          6. 厚度大 双层结构 表面大部分地区有沉积岩
          7. 大洋型地壳
          8. 厚度较小 单层结构 表面为海洋松散沉积物覆盖
          9. 过渡型地壳
          10. 陆壳与洋壳交会处,兼具两者特点
      2. 地幔
        1. 上地幔
          1. 物质组成
          2. 与地壳相比,二氧化硅成分下降,铁镁增加
          3. 上地幔结构
          4. B'层:上地慢顶部,岩石圈组成部分
          5. B“层:软流圈,部分熔融
          6. C层:固态
        2. 铁镁的硅酸盐矿物 物质组成 下地幔(D层)
      3. 地核
        1. 物质组成
          1. 铁镍物质,少量硅、硫等轻元素组成的合金
          2. 化学成分上具有均匀性
          3. 物质状态上具有分异性
        2. 结构
          1. 外核(E层):只有P波通过,液态
          2. 过渡层(F层):有S波出现,波速变化复杂,固液态过渡带
          3. 内核(G层):有S波出现,固态
  3. 地质作用及其能量来源
    1. 地质作用
      1. 地质作用: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自然动力作用
      2. 地质营力: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
    2. 能量来源
      1. 内能(源于地球内部):放射能、重力能、旋转能、结晶能、化学能
      2. 外能(源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