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价值是什么 (价值是抽象劳动)
    1.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1. 社会分工的存在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 商品的二因素
      1. 商品的概念及其二因素
        1.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 使用价值的概念及其特点
        1.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3. 价值的概念及特点
        1.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2.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
      4. 交换价值是如何被决定的
        1.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5.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1. 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
        2. 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
    3.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具体劳动
        1. 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2. 抽象劳动
        1. 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3.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4. 关系: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2. 价值如何衡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 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2. 商品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3.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包括
        1.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2: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3.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 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2.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3. 商品价值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3. 价值如何表现 (交换才可表达)
    1.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4个阶段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最初(初级)表达形式,例如:一只羊=2把斧子
      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 一般的价值形式
      4. 货币形式:最终(终极)表达形式,例如:一只羊=1两黄金=2把斧子
    2. 货币的概念
      1.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 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
      1. 价值尺度 ①原因:货币本身也是商品,本身也有价值 ②观念的货币(可以是脑中想的货币)
      2. 流通手段(媒介) ①现实的货币(实物) ②货币可以不足值(可以不足1两,标价为1两就可以)
      3. 贮藏手段
      4. 支付手段:具有清偿,偿付,结算的作用 与流通手段的区别:没有现货交易,可以不足值(纸币)
      5. 世界货币:跨国际
  4. 价值有何规律
    1. 基本内容
      1.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 表现形式 (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表现形式)
      1.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 积极作用
      1.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 消极作用
      1. 第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2. 第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3. 第三,阻碍技术的进步
  5.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时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2. 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3.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4.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7.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8.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9. 价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