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链接成功
返回博客首页

《洞穴公案》:“我们可以抽签决定谁被吃掉吗?”

《洞穴公案》:“我们可以抽签决定谁被吃掉吗?”

《洞穴公案》

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洞穴奇案(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由美国法理学家隆纳·富勒于1949年发表。他先后提出14种代表不同西方法哲学流派的判词,对4名幸存者是否有罪激辩如潮。

同样的虚构辩题,还有哲学家菲利帕·弗特在1967年提出的“电车难题”,我们遇到这样的假想题首先想到的通常是伦理观点:是否要杀一个无辜的人来救更多人?

假如“洞穴奇案”在中国

今年,我国法史学者秦涛出版了《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并9次登上豆瓣历史文化热门书榜。

本书以汉末“管秋阳食人案”为原型,增加了父子纲常的伦理元素。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虚构王朝:

华朝本元二年冬,洞阴县旱灾饥荒。陈氏父子、杨氏兄弟、医士孙陀五人逃荒夜宿洞穴,突遇暴风雪被困。

杨弟外出探路遇险,众人饮食耗尽,被困十二天后,陈子为救濒死父亲,杀死杨兄喂其食用活命。 出洞后陈子遇县尉自首,由于案情离奇加之舆情发酵、司律难判,皇帝召开朝堂集议。



在朝堂上,中华古代思想大家们化身司寇、御史,各自代表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民间舆论与司法审判,就此案件开启了一场酣畅辩论。

观点陈词

“严格来讲,任何法律写成之时,就是过时之日。”——秦涛《洞穴公案》

《洞穴公案》就律法、义理的讨论被归纳为十四份陈词,复活了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思想流派,让“善”与“恶”的定义有了更为丰富的外延。书中最终是否有“唯一”的答案,需要大家亲自去一探究竟。

除了我们在想的“杀一个无辜的人来救更多的人”外,老祖宗们都会怎么想呢?



💭忠孝的价值冲突:爱有差异,人命可以排序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但谈不上仁爱;对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君子亲爱亲人,而后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后爱惜万物。

当生理意义的人命能够被排序时,是因为有的生命蕴含着更为高贵的价值

或许该观点在现代社会看是存在争议的,但在“百善孝为先”被奉为真理的古代,这样的价值观也有其流传的意义。



💭纯粹的义理立场:乱世的犯罪,责任主要在国家

荀子认为,国家治理良好,民众却悍然犯罪,应当施以重刑;国家治理糟糕,民众迫不得已、铤而走险,应当施以轻刑。

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个人的命运避不开时代背景,当事件的起因不源于杀人而是饥荒,或许每一位文中人都是苦难的受害者。

这样的观点给我们新的视角去反思,社会事件背后片面的批判,是否也带着几丝旁观者的冷漠与上位者的傲慢。



点击查看完整导图:
《洞穴公案》全书思维导图


通读全书,以第一人称陈词的观点叙事,让读者在极致的思想拔河中有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有的观点像一口烈酒,看得人胸灼热血,畅快淋漓;有的观点则是一记重锤,敲响耳畔的闷鼓,振聋发聩。虽是虚拟人物,却能够鲜活地传来遥远的时代回音。

一通翻来覆去的角逐,合上书页,不过二三小时。

轻体量的观点铺陈让阅读非常流畅,但思辨的交锋能够带来持久的价值。

人类为何热爱思辨?

或许是现代人对于自我表达的热情,或许是普通人对于更好社会的期望。

《奇葩说》经典辩题“救猫还是救画”的争论曾创造过全民讨论热度,将艺术和生命放置天秤两端,谁才是裁定其毁灭的掌权者?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说过三句话:

  1. 人性都是自私的;

  2. 人也是有同情心的;

  3. 同情心随着人的距离的拉远而减弱。

当人与人心里的距离足够远的时候,我们讲的是理性、效率、算计;人与人心里的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同情、共鸣和恻隐之心。

法因何而立,是在我们这个平稳发展的社会很少再被想起的议题。但通过对虚拟议题的拆解思辨,越能接近人类文明进步的内核。


从《洞穴奇案》到《电车难题》再到《洞穴公案》,书籍的文字是有限的,思辨的精神是无限的。

如今,非法律专业的读者,亦可以谈论这样一件难以裁决的公共事件。

脱离宏大的法哲叙事后,回归具体的解决方案,每个人都有选择的主观能动性。




文章最后,科普个大家一定要知道的冷知识:

非必要请不要同类相食

人类的朊毒体疾病最早由一位美国兽医Hadlow在1959年发现。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食人部落发现他们参与过食人仪式后的人会产生类似羊搔痒症的不正常抽搐现象,并命名为库鲁病。该病原体由饮食摄入后会穿越血脑屏障,缓慢破坏脑组织结构,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无法治愈。


免费下载Xmind
免费下载Xmind